维生素D缺乏怎么补充 细说维生素D缺乏的有效补充方法

健康生活编辑 医心科普
96次浏览

关键词: #维生素 #缺乏

维生素D缺乏可通过阳光照射、膳食补充、维生素D制剂、调整生活方式、定期监测等方式补充。维生素D缺乏通常由日照不足、饮食摄入不足、吸收障碍、肝肾疾病、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

1、阳光照射:

人体皮肤在紫外线B照射下可合成维生素D,建议每日裸露面部、手臂等部位接受10-30分钟阳光照射,最佳时段为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冬季或高纬度地区居民需延长日照时间,但需注意避免晒伤,皮肤色素沉着者需要更长时间照射。

2、膳食补充: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海鱼、蛋黄、动物肝脏等。三文鱼每100克含维生素D约15微克,鸡蛋黄每个含0.5微克。强化食品如维生素D强化牛奶、谷物也可作为补充来源,需注意长期素食者更易缺乏。

3、维生素D制剂:

维生素D3补充剂比D2吸收利用率更高,常用制剂有胆钙化醇、骨化三醇等。严重缺乏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负荷剂量治疗,维持期每日补充量需根据血钙和25羟维生素D水平调整,不可自行超量服用。

4、调整生活方式:

肥胖人群因脂肪组织sequestration效应需要增加维生素D摄入量。户外活动受限者应创造接触阳光机会,如阳台活动、使用透光窗帘。吸烟、酗酒会干扰维生素D代谢,需戒除不良生活习惯。

5、定期监测:

补充期间每3-6个月需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理想范围为75-150nmol/L。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需同步监测骨密度,肾功能不全者需警惕高钙血症。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应加强随访。

维生素D补充需结合个体情况制定方案,日常可增加蘑菇、奶酪等食物摄入,选择上午时段进行户外运动。中老年人建议进行负重运动促进钙吸收,避免与含植酸、草酸高的食物同食影响吸收。长期补充者需定期评估效果,出现食欲减退、多尿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补充方案,不可盲目增加剂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