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哪些

骨科编辑 医语暖心
21次浏览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继发性骨质疏松可能由内分泌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药物因素、慢性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

1、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等内分泌紊乱会加速骨吸收。甲状腺激素过多促进破骨细胞活性,糖皮质激素过量抑制成骨细胞功能。需针对原发病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或调整激素用量,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2、消化系统疾病:

乳糜泻、慢性肝病等影响钙磷吸收。肠道炎症导致维生素D代谢障碍,肝硬化患者维生素D羟化受阻。治疗需纠正营养不良,严重者需静脉补充钙剂,慢性肝病患者需加强活性维生素D补充。

3、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等会干扰骨代谢。糖皮质激素减少肠钙吸收,苯妥英钠加速维生素D分解。用药期间需监测骨密度,必要时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预防骨量流失。

4、慢性肾病:

肾功能不全导致活性维生素D合成减少,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营养不良表现为高转化型骨病,需使用磷结合剂、活性维生素D类似物,严重甲旁亢需行甲状旁腺切除术。

5、血液系统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等恶性肿瘤通过细胞因子破坏骨微环境。肿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活化因子,需针对原发病化疗,联合使用唑来膦酸等骨保护药物。

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需保证每日1000-1200毫克钙摄入,多食用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每周进行3-5次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避免吸烟酗酒。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合并脊柱骨折风险者需佩戴护具,居家环境消除绊倒隐患。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或身高缩短超过3厘米应及时就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