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二级预防措施有哪些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二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钙剂补充、维生素D摄入、抗骨质疏松药物使用、运动干预及跌倒预防。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每日摄入量应达到800-1200毫克。膳食中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富含钙质,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碳酸钙、柠檬酸钙等钙补充剂。长期钙摄入不足会导致骨量流失加速。
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钙吸收,推荐每日摄入400-800IU。通过日晒、食用海鱼、蛋黄等自然获取,或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3制剂。维生素D缺乏会引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加重骨质疏松。
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钙素能减少骨吸收,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雷洛昔芬适用于绝经后女性。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骨密度检测结果和医生处方。
负重运动如快走、爬楼梯可刺激成骨细胞活性,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抗阻训练如弹力带练习能增强肌肉力量,太极拳等平衡训练可降低跌倒风险。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骨折。
居家环境需保持地面干燥、安装扶手、改善照明,外出避免湿滑路面。视力障碍者需矫正视力,服用镇静类药物需警惕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建议使用髋部保护器,骨折高风险者需配备紧急呼叫设备。
骨质疏松二级预防需建立长期管理计划,建议每日保证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每周食用2-3次深海鱼类。运动组合推荐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交替进行,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绝经后女性和65岁以上男性应每年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注意控制咖啡因摄入,戒烟限酒,保持适度日晒。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或身高缩短需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