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会引起肌酸激酶增高吗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47次浏览

关键词: #感冒 #增高

感冒可能引起肌酸激酶轻度增高,主要与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肌肉损伤、发热代谢增加、药物副作用及潜在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1、病毒感染:

感冒病毒侵入机体后,免疫系统释放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可能间接导致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促使肌酸激酶从细胞内释放至血液。此时通常表现为轻度升高(不超过正常值3倍),随感染控制可逐渐恢复。

2、肌肉损伤:

剧烈咳嗽或寒战可能造成骨骼肌微小撕裂,尤其儿童或体弱者更易出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M升高为主,伴随肌肉酸痛症状,可通过热敷和休息缓解。

3、发热代谢:

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增加约13%。持续高热加速肌肉能量消耗,导致三磷酸腺苷分解加速,肌酸激酶生成代偿性增多。及时退热处理后数值多能回落。

4、药物影响:

部分感冒药中含对乙酰氨基酚等成分,超量使用可能引发药物性肌损伤。他汀类降脂药与抗病毒药联用时,肌酸激酶升高风险增加2-3倍,需监测肌痛症状。

5、基础疾病:

合并心肌炎时CK-MB同工酶显著增高,肌炎患者CK值可达正常10倍以上。糖尿病患者感冒后易出现酮症酸中毒,伴随肌酶异常需排查横纹肌溶解。

感冒期间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适量补充维生素C及电解质。避免剧烈运动减轻肌肉负担,体温超过38.5℃需药物干预。若肌酸激酶持续超过500U/L或出现酱油色尿,应立即排查心肌损伤或横纹肌溶解症。恢复期可食用富含辅酶Q10的深海鱼、菠菜等食物辅助肌膜修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