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一周内孕妇运动方法
分娩期编辑
健康真相官
分娩期编辑
健康真相官
产后一周内孕妇可通过适度散步、凯格尔运动、腹式呼吸、上肢伸展运动和踝泵运动等方式进行恢复。产后运动需根据个人身体恢复情况调整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产后24小时后若无并发症可开始短时间散步,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散步能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降低血栓风险。需由家属陪同,选择平坦地面,出现头晕或腹痛应立即停止。
平躺屈膝收缩盆底肌5秒后放松,重复10次为一组,每日3组。该运动能加速会阴伤口愈合,改善产后尿失禁。避免在会阴撕裂或侧切伤口疼痛剧烈时进行,缝合线未拆除者需咨询医生。
仰卧屈膝,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收缩腹部肌肉,每次5分钟。有助于分离的腹直肌逐步复位,缓解腰背压力。剖宫产产妇需待伤口无渗血后再开始,避免牵拉手术切口。

坐姿缓慢做肩部环绕和手臂上举动作,每组8-10次。可缓解哺乳姿势导致的肩颈僵硬,促进淋巴回流减轻乳房胀痛。注意动作幅度不超过90度,出现刀口牵拉感应立即停止。
卧床时交替做足背屈伸和踝关节旋转,每小时练习3分钟。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特别适合剖宫产术后卧床者。水肿严重或出现小腿压痛时需加强该运动频次。

产后运动应以不引起明显疲劳为度,运动前后需补充温水。顺产产妇可从第2天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剖宫产产妇建议术后3天再开始床上运动。所有运动需在医生评估恶露量、伤口愈合情况后进行,出现发热、出血增多或持续疼痛需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哺乳期运动后需清洁乳房再喂哺,避免汗液刺激婴儿口腔。建议记录每日运动时间和身体反应,复诊时供医生参考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