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哪些家常菜,血糖会“易升”?这三类不能忽视,糖尿病人需注意

内分泌科编辑 医语暖心
34次浏览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

血糖忽高忽低让人头疼?餐桌上这些"隐形升糖高手"可能正是罪魁祸首!很多看似健康的家常菜,其实暗藏让血糖坐过山车的风险。今天就来扒一扒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升糖陷阱,糖友们可要擦亮眼睛了。

一、淀粉类蔬菜的甜蜜陷阱

1、根茎类蔬菜:土豆泥的升糖指数高达90

把土豆做成泥状会破坏植物细胞壁,淀粉更易被消化吸收。同样危险的还有胡萝卜泥、南瓜糊,建议改吃块状烹饪,搭配橄榄油延缓升糖速度。

2、部分豆类"伪健康":豌豆淀粉含量超米饭

新鲜豌豆的碳水含量达到21%,蚕豆更是高达28%。用它们当配菜时要相应减少主食量,最好选择毛豆、四季豆等低碳品种。

3、玉米的隐藏风险:一根玉米=半碗饭

甜玉米的升糖指数约55,但很多人一次吃两根,实际碳水摄入远超预期。建议选择老玉米,每次食用不超过半根。

二、勾芡类菜肴的糖油炸.弹

1、鱼香系菜肴的复合危.机

鱼香肉丝、鱼香茄子等需要大量糖和淀粉勾芡,单份菜可能含30克糖。点餐时要求"少糖免勾芡",在家做用零卡糖替代。

2、羹汤的浓稠代价

西湖牛肉羹、玉米羹等依赖淀粉增稠,一碗相当于加餐一碗粥。可以改用山药、燕麦等天然增稠剂,或者直接喝清汤。

3、油炸挂糊的双重暴击

糖醋里脊、锅包肉等先油炸再裹糖酱,升糖负荷爆表。尝试用空气炸锅做无油版,酱汁单独蘸取控制用量。

三、水果入菜的甜蜜误区

1、菠萝咕咾肉:水果加热更易吸收

加热会破坏水果纤维,使果糖更快被吸收。建议用新鲜菠萝做凉拌,或者最后加入略翻炒。

2、红枣炖汤的滋补陷阱

5颗红枣≈15克糖,久炖后糖分全部融入汤中。可以改用枸杞、桂圆等低糖食材,或者控制在一人份2颗以内。

3、荔枝炒菜的时令风险

荔枝本身含糖量高达16%,热炒后甜度翻倍。应季时浅尝辄止,糖尿病严重者最好避免这类做法。

记住一个原则:加工越精细、烹饪时间越长,升糖速度通常越快。糖友在外就餐可以准备一碗清水,过掉多余油脂和酱汁。家里做菜多用蒸煮、凉拌等简单方式,保留食材原味。控制血糖不是苦行僧生活,而是要学会聪明地选择和搭配。从今天开始,重新审视你的餐盘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