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可以提高贫血的治愈率
血液内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血液内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贫血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治疗原发病、输血支持、中医调理等方式提高治愈率。贫血可能与缺铁、造血功能障碍、慢性失血、维生素缺乏、遗传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症状。

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适量增加动物肝脏、瘦肉、菠菜等富含铁的食物,同时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柑橘类水果促进铁吸收。地中海贫血患者需避免高铁饮食,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和叶酸含量高的食物如鸡蛋、西蓝花。长期素食者应增加豆制品、坚果等植物性铁源,避免与浓茶、咖啡同食影响吸收效率。
缺铁性贫血可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琥珀酸亚铁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补铁药物。巨幼细胞性贫血需配合叶酸片和维生素B12注射液。用药期间需监测血清铁蛋白指标,避免铁过载导致肝损伤,出现黑便属正常现象。
消化道溃疡引起的失血性贫血需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控制出血。肾性贫血患者需应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改善造血功能。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导致的贫血可能需地西他滨注射液等去甲基化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红蛋白低于60g/L的重度贫血或急性失血患者需输注浓缩红细胞悬液,地中海贫血需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制品。反复输血者应配合使用去铁胺注射液预防铁沉积,每2-3个月监测血清铁蛋白,输血后需观察有无发热、皮疹等输血反应。
气血两虚型可选用复方阿胶浆、人参养荣丸,脾肾阳虚型适用右归丸配合艾灸关元穴。中药调理需持续3-6个月,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可与西药间隔2小时服用。针灸选取足三里、血海等穴位,每周治疗3次,配合耳穴压豆改善造血微循环。

贫血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不少于7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建议每月复查血常规,妊娠期女性及生长发育期儿童应每3个月检测铁代谢指标。长期贫血未改善者需进行骨髓穿刺、基因检测等进一步检查,胃肠镜排查慢性失血病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诱发心悸,洗澡水温不宜超过40摄氏度,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预防晕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