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患者如何护理
血液内科编辑
医语暖心
血液内科编辑
医语暖心
血友病患者可通过日常防护、药物管理、运动调节、饮食调整、心理支持等方式护理。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或肌肉自发性出血,需长期综合管理。

避免外伤是预防出血的关键。家中桌角安装防撞条,选择软底防滑鞋,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使用电动剃须刀替代刀片,刷牙选用软毛牙刷。若发生轻微出血,立即局部压迫15分钟以上,抬高患肢并冰敷。家长需为儿童患者准备护膝护肘等防护用具。
规律输注凝血因子浓缩剂是核心治疗手段,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进行预防性输注。急性出血时需在2小时内补充凝血因子,记录每次出血部位与用药剂量。禁止使用阿司匹林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建议随身携带疾病说明卡,注明血型及用药信息。
适度运动可增强肌肉保护关节。推荐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每周3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运动前做好热身,佩戴防护装备。避免足球、篮球等高风险运动。关节反复出血者可进行水中康复训练,家长需监督儿童控制运动强度。

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血管修复,每日摄入鸡蛋、鱼肉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需保持稳定。补充铁剂预防慢性失血性贫血,避免过量摄入大蒜、生姜等可能影响凝血的食材。体重超标者需控制热量,减轻关节负荷。
长期疾病负担易引发焦虑抑郁,可加入血友病患者互助组织。家长应鼓励患儿参与适龄社交活动,培养绘画、编程等静态爱好。定期与主治医生沟通病情,了解基因治疗等新进展。出现心理障碍时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血友病患者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记录出血事件与用药情况。每6个月进行关节超声评估,每年完成全面凝血功能检查。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50%左右以减少鼻黏膜出血风险,冬季使用加湿器。随身携带止血敷料和冷敷包,旅行时提前联系目的地医院血库。通过规范护理,多数患者可维持接近正常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