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肝的常识是什么
小儿五官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小儿五官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鹅肝是鸭科动物鹅的肝脏,通常指经过特殊饲养的肥鹅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和铁元素,但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高。适量食用可补充营养,过量可能增加代谢负担。

鹅肝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优质蛋白、维生素A、B族维生素、铁和锌等矿物质。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肌肉健康,维生素A对视力保护有重要作用,铁元素能预防贫血。但每100克鹅肝含脂肪约40克,胆固醇超过500毫克,高脂血症或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谨慎食用。传统法式鹅肝通过填饲法使鹅肝脏脂肪变性膨大,这种饲养方式存在动物福利争议。未经充分加热的鹅肝可能携带李斯特菌,孕妇及免疫力低下者应避免生食。

选购鹅肝时可观察颜色是否均匀呈淡粉色,表面无淤血斑点,质地细腻有弹性。新鲜鹅肝应在0-4摄氏度冷藏保存不超过2天,长期保存需真空包装冷冻。烹饪前去除表面筋膜血管,用牛奶浸泡可减轻腥味。常见做法包括香煎鹅肝佐果酱、鹅肝酱配面包或红酒炖鹅肝,高温快煎能形成焦化层锁住内部油脂。鹅肝不宜与高维生素C食物同食,以免影响铁吸收。替代选择鸡肝或鸭肝脂肪含量较低,更适合日常食用。

建议健康人群每周食用鹅肝不超过50克,搭配蔬菜水果平衡膳食。出现腹胀、恶心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食。有痛风、胆囊疾病或肥胖问题者应咨询营养师。购买时选择正规渠道产品,注意检查食品检疫标志。家庭烹饪需确保中心温度达到70摄氏度以上,避免与生食交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