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糖尿病人的日常护理方法主要有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管理、药物规范使用。
1、血糖监测:定期测量空腹及餐后血糖,记录波动情况,血糖仪使用前需校准,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2、饮食控制: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每餐搭配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严格限制精制糖摄入,合理分配三餐热量比例。
3、运动管理:每周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空腹运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随身携带糖块预防低血糖发生。
4、药物规范使用: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不随意增减剂量,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预防糖尿病足,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建立规律作息习惯。
糖尿病患者建议在餐后1-2小时进行运动,此时血糖水平较高,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波动。运动时间选择主要与血糖监测结果、药物使用时间、运动强度、个体耐受度等因素有关。
1、餐后运动餐后1-2小时血糖达峰值,此时进行快走、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可促进葡萄糖利用,避免血糖骤升。需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
2、避开药效高峰使用胰岛素或促泌剂的患者,应避开药物作用高峰期运动。如速效胰岛素注射后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血糖过快下降。
3、晨间注意事项晨起空腹运动可能诱发黎明现象相关的高血糖,建议监测血糖后再决定是否运动。可先少量进食后再进行运动。
4、个体化调整合并心血管疾病者应避免清晨寒冷时段运动,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宜选择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每次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变化。
运动时穿着透气鞋袜,携带血糖仪和急救卡,避免单独在偏远区域运动。定期与医生沟通调整运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