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疾病的早期应该如何诊断
传染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传染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肺癌早期诊断主要依靠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肿瘤标志物检测、支气管镜检查、痰液细胞学检查以及病理活检等方法。肺癌可能与长期吸烟、职业暴露、遗传因素、慢性肺部疾病、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声音嘶哑、体重下降等症状。

低剂量螺旋CT是目前筛查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手段,能发现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小肺结节。相比普通胸片,其辐射量降低且对磨玻璃结节的检出率显著提高。建议长期吸烟者、有肺癌家族史或职业暴露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筛查。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但需去除金属物品避免伪影干扰成像质量。
通过检测血液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癌胚抗原等标志物水平辅助诊断。这些物质在肺癌细胞异常增殖时会升高,但需注意炎症或其他肿瘤也可能导致指标异常。该检查适合与影像学联合应用,单独使用易出现假阳性。采血前应空腹8小时以保证结果准确性。
采用可弯曲电子支气管镜直接观察气管及支气管病变,对中央型肺癌诊断价值较高。检查时可同步进行活检或刷检获取组织标本。术前需禁食6小时,术中可能引起短暂咳嗽或出血。对于心肺功能较差者,可选择无痛支气管镜减少不适感。

收集晨起深部痰液经特殊染色后显微镜下寻找癌细胞。该方法简便无创,适合筛查高危人群,但阳性率受痰液质量和病理医师经验影响较大。需连续送检3天新鲜痰标本,取样前漱口避免口腔细胞污染。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肺癌可能。
通过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或胸腔镜手术获取病变组织,是确诊肺癌的金标准。能明确病理类型和分子特征,指导后续治疗。活检后可能出现气胸或出血并发症,需卧床观察24小时。对于位置特殊的结节,可采用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提高取材准确性。

建议40岁以上吸烟人群定期进行肺癌筛查,出现持续咳嗽、咯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日常生活中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接触石棉等致癌物时做好职业防护,保持室内通风减少油烟吸入。确诊患者需遵医嘱完善基因检测,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手术、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方案。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适度运动增强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