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肺癌患者能否手术主要取决于肿瘤分期、心肺功能、全身状况及有无远处转移,符合手术指征的情况包括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部分局部进展期肺癌且心肺功能代偿良好者。
1. 肿瘤分期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非小细胞肺癌首选手术切除,部分ⅢA期患者经新辅助治疗后可能获得手术机会。需通过胸部CT、PET-CT等明确肿瘤范围。
2. 心肺功能患者需满足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超过预计值40%,心脏射血分数超过50%,无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冠心病等基础疾病。
3. 全身状况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0-1分,无显著营养不良或未控制的合并症,年龄并非绝对禁忌但需综合评估手术耐受性。
4. 转移情况排除脑、骨、肝等远处转移,纵隔淋巴结转移需经病理证实为N0-N1,N2期患者需个体化评估新辅助治疗效果。
手术前需完善多学科评估,术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复发,戒烟及呼吸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预后。
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慢性肠道疾病、肥胖与缺乏运动。
1、遗传因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显著增加患病风险,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2、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过量摄入红肉及加工肉制品可能诱发肠道黏膜病变,日常应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
3、慢性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可能导致肠黏膜异型增生,需规范治疗并监测病情变化。
4、肥胖与缺乏运动:体脂率过高和久坐会促进胰岛素抵抗及慢性炎症,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降低风险。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5-10年接受一次肠癌筛查,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