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的保健护理
神经外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神经外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需通过规范用药、营养支持、症状监测、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进行综合护理。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脑膜引起的疾病,可能出现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等症状,护理需兼顾治疗与生活质量提升。

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结核药物是护理核心。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需全程足量用药以避免耐药性。服药期间定期复查肝功能,观察是否出现皮疹或胃肠道反应。若漏服药物,不可自行加倍补服,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方案。
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有助于恢复免疫力。每日摄入鸡蛋、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搭配西蓝花、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吞咽困难者可选择匀浆膳或营养补充剂,少量多餐避免呛咳。限制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水分摄入均衡。
密切观察体温、瞳孔变化及意识状态。头痛加剧或出现喷射性呕吐需警惕颅内压增高,肢体抽搐可能提示癫痫发作。记录症状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就医时提供详细记录。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后遗症患者需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语言障碍者可进行发音练习,肢体瘫痪者通过被动关节活动维持肌力。认知训练从简单记忆游戏开始,逐步增加复杂度。训练强度以不引起疲劳为度,每日固定时间进行形成规律。
长期治疗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家属应耐心倾听患者诉求,避免否定其感受。可通过音乐疗法、深呼吸练习缓解压力,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干预。建立病友交流渠道,分享康复经验增强治疗信心。

结核性脑膜炎护理需持续6个月以上。保持居室通风干燥,定期消毒餐具衣物。康复期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出现视力模糊、行走不稳等新症状需立即复诊。护理期间家属需同步接受结核病筛查,共同预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