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时改怎么办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时可通过调整体位、吸氧、药物干预、电复律及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心律失常通常由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心脏结构异常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立即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双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避免左侧卧位以防加重心悸感,同时解开领口保持呼吸道通畅。情绪紧张者可尝试深呼吸放松,重复进行6-8次缓慢腹式呼吸有助于稳定自主神经功能。
经鼻导管给予2-4升/分钟氧气吸入,改善心肌缺氧状态。对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控制氧浓度不超过30%。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4%以上可降低窦房结异常电活动,适用于房颤伴快心室率等情况。
快速型心律失常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或普罗帕酮片。缓慢性心律失常需静脉注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或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药物选择需依据心电图分型,严禁自行调整剂量。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颤患者需立即进行200J双相波电除颤。意识清醒的房颤患者可予100-150J同步电复律,术前需静脉注射地西泮注射液镇静。复律后需持续心电监护24小时观察有无复发。
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可考虑导管射频消融术破坏异常传导通路。严重窦房结功能衰竭患者需植入永久起搏器,而心衰合并室颤者可能需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术前需完善心脏电生理检查评估手术指征。
日常应避免浓茶、咖啡及酒精摄入,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强度以心率不超过220-年龄×60%为宜。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并记录发作情况,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原发病,每3-6个月复查动态心电图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