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长期失眠症怎么办 哪些改善失眠的小妙招

神经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66次浏览

关键词: #失眠 #老年人

老年人长期失眠症与生理机能退化、慢性疾病和情绪因素相关,可通过调整作息、药物干预及非药物疗法改善。核心解决方法包括睡眠环境优化、认知行为疗法和适度运动。

1.生理因素影响

老年人褪黑素分泌减少导致睡眠周期紊乱,建议固定就寝时间,睡前1小时避免蓝光刺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时,需控制原发病,如糖尿病患者夜间血糖波动可引发觉醒,需调整降糖药用药时间。

2.环境调整方案

卧室温度保持在20-23℃最佳,使用遮光率90%以上的窗帘。选择硬度适中的乳胶枕,高度以单侧肩宽为宜。白噪音设备可掩盖环境杂音,雨声、海浪声等自然音效有助于诱导睡眠。

3.非药物干预措施

认知行为疗法中的刺激控制法要求卧床20分钟未入睡即离开卧室,避免形成床与失眠的负面关联。日间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运动时间需安排在日落前完成。

4.药物选择原则

短期可使用右佐匹克隆等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疗程不超过4周。伴有焦虑症状可尝试曲唑酮,该药兼具抗抑郁和改善睡眠作用。中药方面,酸枣仁汤加减对心肾不交型失眠有效,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

5.饮食调节技巧

晚餐摄入色氨酸含量高的食物如小米、香蕉,搭配维生素B6丰富的坚果促进血清素合成。睡前2小时饮用200ml温牛奶,乳糖不耐受者可改用无糖豆浆。避免饮用含咖啡因饮品,包括巧克力、可乐等隐藏咖啡因食品。

长期失眠需排除睡眠呼吸暂停等器质性疾病,建议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建立"上床即睡"的条件反射,避免在床上进行阅读、看电视等活动。持续失眠超过1个月应尽早就医,精神心理科或神经内科都是合适的就诊科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