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血病有什么症状 坏血病的治疗方法需知道

血液内科编辑 医言小筑
84次浏览

关键词: #症状

坏血病由长期维生素C缺乏引起,典型症状包括牙龈出血皮肤瘀斑和伤口愈合延迟,治疗需通过维生素C补充和饮食调整实现。

1. 坏血病的主要症状

牙龈肿胀出血是早期信号,轻微触碰即可诱发。皮肤出现点状或片状瘀斑,多发生在下肢和受压部位。毛囊角化过度表现为“螺旋状毛发”,伴随干燥脱屑。关节疼痛因结缔组织合成障碍导致,严重时出现假性瘫痪。贫血症状包括面色苍白、乏力,与铁吸收障碍有关。

2. 临床诊断方法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显示阳性结果,束臂试验后出血点超过10个。血浆维生素C浓度检测低于11.4μmol/L可确诊。X线显示长骨干骺端先期钙化带增厚,出现“白色线影”。儿童患者可见肋骨串珠样改变,成人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

3. 医疗治疗方案

口服维生素C片剂每日300-500mg,分3次服用,疗程2-4周。严重病例采用静脉注射,每日1g连续3天。牙龈局部处理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配合氯己定含漱液。皮肤瘀斑外敷维生素E乳膏,每日2次促进吸收。

4. 膳食改善措施

每日摄入2个猕猴桃可满足维生素C需求,番石榴含量高达228mg/100g。凉拌甜椒保留更多营养素,红色品种含量是橙子的2倍。西兰花快炒3分钟,维生素C保留率超过70%。避免长时间浸泡蔬菜,切后立即烹饪减少氧化损失。

5. 生活管理要点

吸烟者需增加50%维生素C摄入量,每支香烟消耗约25mg。术后患者预防性补充200mg/日,持续1周。母乳喂养婴儿应通过母亲膳食补充,配方奶喂养选择强化产品。长期服药者注意阿司匹林、避孕药会加速维生素C排泄。

坏血病在现代社会仍可能发生,重点人群包括饮食不均衡者、消化吸收障碍患者和特殊生理阶段人群。出现典型症状应及时检测血清维生素C水平,治疗期间每周监测症状改善情况。维持期每日摄入100-200mg维生素C,通过多样化膳食来源比补充剂更安全有效。烹饪时采用蒸煮方式,控制时间在10分钟内可最大限度保留营养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