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迟翔宇 山东省立医院
56636阅读
61614阅读
原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56144阅读
56531阅读
55456阅读
60173阅读
60191阅读
59994阅读
59906阅读
58979阅读
60669阅读
62714阅读
60774阅读
65079阅读
59233阅读
54709阅读
56949阅读
53181阅读
58552阅读
63885阅读
迟翔宇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周丹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妇产科
高华 副主任医师
成都市第三医院 血液科
权威医生
刘青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87次播放
286次播放
309次播放
275次播放
健康资讯
生活问答
糖尿病人为什么空腹血糖值偏高?
2025-09-17
高血压并发症的具体情况是什么?
应该如何护理心率异常患者?
运动能有效缓解高血压
戊肝igg阳性表明了什么
桂附地黄丸是补肾阴虚还是肾阳虚
2025-09-14
枸杞和六味地黄丸能一起吃吗
2025-08-16
感冒灵颗粒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吗
2025-08-09
喝了感冒清热颗粒能喝酒吗
2025-07-18
六味地黄丸对治疗早泄有帮助吗
2025-07-03
小孩频繁眨眼可能由眼部疲劳、结膜炎、干眼症、抽动症等原因引起,家长需观察伴随症状并及时就医排查。
长时间用眼或强光刺激导致眼周肌肉紧张。建议家长控制电子屏幕时间,每20分钟引导孩子远眺6米外景物,可热敷缓解疲劳。
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刺激引发眼痒红肿。家长需保持居室清洁,避免接触毛绒玩具,医生可能开具色甘酸钠滴眼液、奥洛他定滴眼液等抗过敏药物。
泪液分泌不足导致角膜干燥刺痛。可能与维生素A缺乏或睑板腺功能障碍有关,表现为揉眼、畏光。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可缓解症状,需排查营养状况。
心理压力或遗传因素引发的神经性眨眼,常伴随耸肩、清嗓等动作。家长应避免过度提醒症状,可通过认知行为干预配合氟哌啶醇片等药物控制发作。
日常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建立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症状,持续两周不缓解需眼科及神经内科联合诊疗。
膝关节轻度退行性变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通常与关节劳损、肥胖、炎症反应、遗传等因素有关。
减轻体重可减少关节负荷,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长时间爬楼梯或下蹲,日常可佩戴护膝辅助支撑。
热敷或超声波治疗有助于缓解疼痛,关节活动度训练能改善僵硬症状。专业康复师指导下的肌力训练可增强膝关节稳定性。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等镇痛药,硫酸氨基葡萄糖可能帮助修复软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能改善润滑功能。
保守治疗无效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考虑关节镜清理术或截骨矫形术。终末期患者可能需关节置换术,但轻度病变极少需要。
日常注意膝关节保暖,适量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避免过度负重活动。若出现关节肿胀变形或夜间痛需及时复查。
新生儿不好好喝奶可能与喂养姿势不当、环境干扰、胃食管反流、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排查疾病原因等方式改善。
抱姿不正确或奶瓶角度不佳可能导致吞咽困难。建议采用半坐位姿势,确保奶嘴充满乳汁避免吸入空气。家长需观察婴儿唇舌协调性,必要时咨询哺乳指导。
强光、噪音等外界刺激易分散新生儿注意力。家长需创造安静昏暗的喂养环境,固定喂养时间建立生物钟。哺乳前可进行肌肤接触帮助婴儿放松。
可能与贲门发育不全有关,表现为吐奶、弓背哭闹。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喂养后保持竖抱拍嗝20分钟。
鹅口疮、呼吸道感染等会导致吸吮疼痛。若伴随发热、口腔白膜等症状,需就医检查后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原发病。
家长应记录每日奶量及大小便次数,选择防胀气奶瓶,哺乳间隙可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促进消化。持续拒奶超过12小时需立即就医。
无症状肾结石多数情况下需要治疗。肾结石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定期观察、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经皮肾镜取石。
5毫米以下的结石可能自行排出,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变化,日常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
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可碱化尿液,坦索罗辛可扩张输尿管,双氯芬酸钠能缓解潜在绞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适用于5-20毫米的肾盂结石,通过冲击波将结石粉碎,可能出现血尿或肾绞痛等短期并发症。
经皮肾镜适用于大于20毫米的鹿角形结石,输尿管软镜适合肾下盏结石,需评估肾功能后实施。
无症状结石可能逐渐增大或引发感染,建议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避免久坐并定期进行尿液检查。
B超可以检查出多数结石,主要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胆囊结石、膀胱结石等。检查准确性与结石位置、大小及设备分辨率有关。
B超对肾结石检出率较高,可显示直径超过3毫米的结石,典型表现为强回声伴后方声影。肾结石可能与代谢异常、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血尿等症状。
中上段输尿管结石较易被B超发现,但盆腔段可能受肠气干扰。输尿管结石多由肾结石下移引起,典型症状为肾绞痛伴恶心呕吐。
B超是胆囊结石首选检查方法,敏感度超过95%。胆囊结石常与胆汁成分改变有关,可能诱发胆绞痛或胆囊炎,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发热等。
膀胱结石在B超下呈移动性强回声,检出率较高。多继发于前列腺增生或神经源性膀胱,表现为排尿中断、尿频尿痛等症状。
检查前需遵医嘱禁食或憋尿,若B超结果不明确可结合CT等进一步检查。日常建议多饮水、控制高草酸饮食以预防结石形成。
体检空腹通常可以少量饮用白开水,但禁止饮用含糖饮料、咖啡或茶。体检前空腹要求主要与血液检查准确性、胃肠检查清晰度、药物代谢干扰、激素水平稳定性等因素有关。
少量饮水对血糖、血脂等常规血液指标影响较小,但大量饮水可能导致血液稀释影响结果准确性。
胃镜检查前2小时应完全禁水,避免胃液稀释影响观察效果;腹部超声检查需根据医嘱控制饮水量。
部分药物需要空腹服用,饮水可能加速药物溶解吸收,干扰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激素水平易受体液量变化影响,需严格保持8小时禁食禁水状态。
建议体检前夜保持正常饮水量,晨起可抿一小口清水润喉,具体需遵循体检机构提供的空腹指引,不同检查项目可能存在特殊要求。
新生儿三天不排便可能是正常现象,但也可能由喂养不足、肠道功能未完善、先天性巨结肠或胎粪性肠梗阻等因素引起。
母乳喂养新生儿可能出现排便间隔延长,因母乳吸收率高,建议家长观察宝宝进食量及精神状态,若无腹胀哭闹可继续观察。
配方奶冲泡过浓或喂养不足可能导致便秘,家长需按比例调配奶粉并记录每日喂养量,必要时增加哺乳频率。
早产儿肠道蠕动功能较弱,表现为排便费力、腹部膨隆,可通过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严重时需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
先天性巨结肠或胎粪性肠梗阻可能导致完全无排便,伴随呕吐、拒食等症状,需立即儿科就诊进行肛门指诊或造影检查。
家长应每日记录新生儿进食量、排便性状及腹部软硬程度,发现异常哭闹、呕吐或腹部硬结时须及时就医评估。
新生儿哭声不响亮嘶哑可能由生理性声带发育不全、喉部黏膜干燥、喉软骨软化症、先天性喉蹼等原因引起。
新生儿声带肌肉未完全成熟可能导致哭声微弱,通常无须干预,哺乳后轻拍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空气。
环境湿度不足或喂养间隔过长可能引起喉部干燥,建议家长保持室内湿度,按需哺乳。
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或遗传因素有关,表现为吸气性喉鸣,需补充维生素D并避免仰卧位喂养。
喉部发育异常导致气道狭窄,常伴随呼吸困难,需耳鼻喉科评估后行喉镜手术干预。
家长应记录哭声异常频率,避免包裹过紧影响呼吸,发现喂养困难或面色青紫需立即就医。
小孩鼻甲肥大通常可以自愈,多数情况与生理性肥大或轻度炎症有关,但严重病例需医疗干预。自愈概率主要与病因、年龄、鼻腔环境及护理措施相关。
儿童鼻甲黏膜血管丰富,青春期前可能随生长发育逐渐缩小。家长需保持室内湿度,避免干燥刺激,无须特殊治疗。
可能与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有关,表现为鼻塞、清涕。家长需减少接触过敏原,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或孟鲁司特钠颗粒。
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导致鼻甲暂时肿胀,伴随发热、脓涕。家长需观察体温变化,医生可能开具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奇霉素颗粒。
长期反复感染或结构异常可导致病理性肥大,可能需鼻内镜评估。若保守治疗无效,医生可能建议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等干预。
日常避免用力擤鼻,增加维生素C摄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睡眠呼吸暂停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
网球肘可能由过度使用前臂肌肉、运动姿势不当、肌腱退行性变、类风湿关节炎等原因引起。
反复进行抓握或手腕伸展动作会导致肌腱微损伤,建议减少重复性活动,急性期可冰敷缓解疼痛。
网球等运动中错误的发力方式会增加肌腱负荷,需纠正技术动作,佩戴护具分散应力。
可能与年龄增长导致的肌腱血供减少有关,通常伴随晨僵和持续钝痛,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塞来昔布胶囊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
自身免疫反应可能累及肘关节外侧肌腱,多伴有关节对称性肿痛,需采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物控制病情。
日常应避免提重物,运动前充分热身,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需考虑体外冲击波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