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皮肤科 > 皮肤性病科 > 痤疮
首页上一页123456 ... 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乳腺癌术后改变是指乳腺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乳房及周围组织因手术干预发生的结构、形态或功能上的变化,主要包括乳房切除或保乳手术后的局部改变、淋巴结清扫影响以及瘢痕形成等。
乳腺癌术后改变通常表现为手术区域的皮肤凹陷或隆起、乳头乳晕位置改变、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等。保乳手术可能保留部分乳房外形,但仍有局部组织缺损或不对称;全乳切除后可能出现胸壁平坦或植入假体重建的外观变化。腋窝淋巴结清扫可能影响淋巴回流,导致手臂肿胀、麻木或活动受限。术后瘢痕组织形成可能造成皮肤紧绷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慢性疼痛或感觉异常。
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术后并发症相关的改变,如皮下积液、切口感染导致的红肿热痛,或放疗后皮肤纤维化引起的硬化。皮瓣坏死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发黑、溃烂,假体植入后可能出现包膜挛缩使乳房变硬变形。肿瘤复发时可能触及新发肿块或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淋巴水肿,这些情况需及时就医排查。
术后应定期随访监测恢复情况,坚持上肢功能锻炼预防淋巴水肿,穿戴专业压力袖套辅助淋巴回流。保持手术区域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外伤和感染。均衡饮食补充优质蛋白促进伤口愈合,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心理疏导有助于适应身体变化,必要时可咨询整形外科进行乳房重建评估。
说话一激动就哭可能与情绪调节障碍、焦虑症、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有关。情绪波动时流泪属于正常生理反应,但频繁出现需警惕病理性因素。
大脑前额叶皮层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情绪控制能力下降。典型表现为轻微刺激即引发强烈情绪反应,常伴随注意力分散和冲动行为。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严重时需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干预。
广泛性焦虑或社交焦虑患者易在情绪激动时出现过度换气综合征,刺激泪腺分泌。多伴有心悸、手抖等自主神经症状。确诊后可采用劳拉西泮片、丁螺环酮片配合正念训练缓解。
抑郁发作期情感脆弱性增高,负性情绪易通过流泪释放。特征性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盐酸氟西汀胶囊、米氮平片等药物可调节5-羟色胺水平,结合光照疗法效果更佳。
特定场景触发创伤记忆时可能出现情感失控。典型症状包括闪回、警觉性增高,可尝试眼动脱敏再加工治疗。药物选择包括盐酸舍曲林片、喹硫平片等。
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升高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除易哭外还伴有多汗、体重下降等症状。需通过甲巯咪唑片控制甲状腺功能,配合普萘洛尔片改善心悸。
日常建议通过深呼吸练习、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方式调节情绪反应。记录情绪日记帮助识别触发因素,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稳定神经递质水平。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影响社会功能,应及时至精神心理科或内分泌科就诊评估。
近视度数超过1000度一般可以做晶体植入手术,但需通过术前检查评估角膜条件、眼压及眼底健康状况。晶体植入术适用于高度近视且角膜薄或不适合激光手术的患者,手术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以矫正视力。
晶体植入术对超高度近视矫正效果显著,术后多数患者视力可恢复至预期水平。手术通过微小切口将可折叠的人工晶体植入眼内,不损伤角膜组织,术后恢复较快。术前需进行角膜地形图、眼轴测量、眼底检查等项目,排除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禁忌症。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定期复查眼压及晶体位置。
少数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夜间眩光、光圈等视觉异常,通常数月内逐渐适应。存在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过低、活动性眼部炎症或严重干眼症的患者不宜手术。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视网膜存在裂孔或脱离风险者需优先处理眼底病变。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及揉眼,防止晶体移位。
建议高度近视患者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详细术前评估,术后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等药物护理。长期保持良好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眼科检查,监测眼底健康状况。
宝宝露牙龈不一定是腺样体肥大,可能与牙齿萌出、唇系带过短或腺样体肥大等因素有关。腺样体肥大通常伴随鼻塞、打鼾等症状,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婴幼儿乳牙萌出期牙龈肿胀可能导致暂时性露龈笑,属于生理现象。乳前牙萌出时牙龈组织充血膨隆,可能使牙龈暴露更明显。家长可观察宝宝是否有流涎增多、啃咬物品等出牙表现,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口腔清洁即可。
上唇系带附着位置过低会限制嘴唇活动,导致微笑时牙龈过度暴露。检查可见上唇内侧系带延伸至牙龈乳头处,可能影响牙齿排列。轻度可通过唇部肌肉训练改善,严重者需进行系带修整术,建议咨询口腔科医生评估。
腺样体增生可能引发长期口呼吸,导致上唇肌肉张力异常和牙弓变形,出现露龈笑。多伴有夜间打鼾、睡眠憋醒、鼻音重等症状。需耳鼻喉科检查确诊,中度以上肥大伴阻塞症状时,可能需腺样体切除术治疗。
部分宝宝因表情肌使用过度或异常收缩习惯性露出牙龈,与神经肌肉协调性有关。表现为无其他异常的面部表情特征,可通过行为引导减少夸张表情,必要时由康复科评估肌肉功能。
上颌骨垂直向过度发育或牙齿萌出不足可能导致牙龈暴露量增加。需口腔正畸科检查是否存在骨性前突、深覆盖等问题,乳牙期通常观察随访,混合牙列期后视情况制定矫正方案。
建议家长记录宝宝露牙龈的频率和伴随症状,定期进行儿童口腔保健检查。避免让宝宝养成咬唇、吮指等不良习惯,保证均衡营养促进颌面正常发育。若持续存在且合并睡眠障碍、反复鼻塞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或口腔正畸科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