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皮肤科 > 皮肤性病科 > 痤疮
痤疮不仅可能出现在面部,还可能发生于前胸、后背、肩部等皮脂腺丰富的区域。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细菌感染及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
面部是痤疮最常见的...
脓疱性痤疮可通过红蓝光治疗。红蓝光治疗适用于轻中度炎症性痤疮,主要通过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减少皮脂分泌和消炎发挥作用。
蓝光可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红光能穿透深层组织减轻炎...
首页上一页34567 ... 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牙齿使不上劲可能由牙周炎、龋齿、牙齿隐裂、颞下颌关节紊乱、缺钙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检查、补牙修复、关节理疗、营养补充等方式治疗。
牙周炎是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能与牙菌斑堆积、吸烟、糖尿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无力。治疗需进行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严重时需接受牙龈翻瓣手术。
龋齿造成的牙体缺损会降低咀嚼效率,深龋可能累及牙髓导致疼痛性咬合无力。治疗需清除腐质后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或复合树脂充填,若已引发牙髓炎则需根管治疗。日常应使用含氟牙膏并限制高糖饮食。
牙齿表面微小裂纹在咬硬物时可能引发剧烈疼痛而不敢用力,裂纹深入牙本质后会出现持续性酸软无力。早期可通过调磨咬合面缓解,中重度隐裂需做全冠修复。避免用患牙啃咬冰块等硬物。
关节盘移位或肌肉痉挛会导致张口受限和咬合无力,常与夜间磨牙、单侧咀嚼有关。治疗可采用关节腔冲洗、咬合板矫正,配合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炎症,同时需纠正不良咀嚼习惯。
钙质缺乏会影响牙槽骨密度,导致牙齿稳固性下降。可通过增加乳制品、豆制品摄入补充钙质,严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碳酸钙D3片。建议同时检测维生素D水平以促进钙吸收。
出现牙齿无力症状应避免自行咬硬物加重损伤,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口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若伴随牙龈出血、牙齿移位或关节弹响,需及时到口腔科就诊。备孕女性及中老年人应特别注意钙质和维生素D的均衡摄入,必要时进行骨密度筛查。
前列腺炎患者在家可通过温水坐浴、调整饮食、规律排尿、适度运动、心理调节等方式调养。前列腺炎可能与细菌感染、久坐、辛辣饮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频、会阴部胀痛等症状。
每日用40℃左右温水坐浴10-15分钟,有助于促进会阴部血液循环,缓解盆腔充血和疼痛症状。坐浴时水位需淹没会阴部,可重复进行1-2次。避免水温过高或时间过长,以免加重炎症。合并痔疮或皮肤破损者慎用。
增加西红柿、南瓜子、西蓝花等富含锌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限制辣椒、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饮食。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稀释尿液浓度。可适量饮用蒲公英茶、车前草茶等具有利尿作用的草本茶饮。
每2-3小时主动排尿1次,避免憋尿导致膀胱过度充盈。排尿时可采用放松体位,必要时通过听流水声诱导排尿。夜间排尿困难者可抬高床头15度,减少盆腔压力。
选择快走、太极拳等温和有氧运动,每次持续20-30分钟,每周3-5次。避免长时间骑行或久坐,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凯格尔运动可增强盆底肌力量,每日练习3组,每组10-15次收缩。
通过正念冥想、腹式呼吸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慢性疼痛者可记录症状日记,识别诱发因素。配偶参与家庭护理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避免过度关注症状。
患者需注意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急性发作期出现发热、血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期间,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定期复查前列腺液常规,监测炎症指标变化。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
直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术、外科手术切除、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直肠息肉可能与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内镜下切除术适用于直径较小的直肠息肉,操作过程中医生会使用内镜器械将息肉切除。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可能出现轻微出血或腹痛,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内镜下切除术后需禁食一段时间,之后逐渐过渡到流质饮食。术后1-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创面出血。定期复查可及时发现息肉复发。
外科手术切除适用于体积较大或疑似恶变的直肠息肉。手术方式包括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经腹直肠前切除术等。外科手术创伤较大,术后需要住院观察,恢复时间相对较长。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瘘、感染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术后饮食应从流质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随访有助于评估手术效果。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直肠息肉相关症状或预防复发。常用药物包括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药物治疗通常需要持续较长时间,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
饮食调整有助于预防直肠息肉复发。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食物。限制红肉、加工肉制品摄入,避免高脂肪、高糖饮食。保持充足饮水量,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饮食应规律,避免暴饮暴食。适当补充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定期复查是管理直肠息肉的重要措施。建议术后1年内每3-6个月复查一次肠镜,之后根据情况调整复查间隔。复查内容包括肠镜检查、粪便潜血试验等。发现息肉复发应及时处理。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者应增加复查频率。复查期间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直肠息肉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戒烟限酒,减少对肠道的刺激。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精神紧张。注意观察排便情况,记录异常症状。出现持续便血、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随访,不要自行中断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