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压缩性腰椎骨折可通过卧床制动、药物镇痛、支具固定、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压缩性腰椎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伤、肿瘤转移、长期激素使用等原因引起。
1、卧床制动急性期需绝对卧床6-8周,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脊柱轴向翻身,避免腰部扭转或负重。可配合腰背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预防肌肉萎缩。
2、药物镇痛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或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骨质疏松患者需联用钙剂、维生素D及双膦酸盐类药物。
3、支具固定稳定型骨折在疼痛缓解后可使用定制腰围支具保护3-6个月,逐步恢复日常活动。支具需全天佩戴并定期调整松紧度。
4、手术治疗椎体压缩超过50%或伴神经损伤时需行椎体成形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术后仍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脊柱稳定性。
恢复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避免弯腰提重物,定期复查骨密度及脊柱X线评估愈合情况。
卧床休息保胎可采用左侧卧位、半卧位、平卧位、交替侧卧等姿势,具体姿势需根据孕周和医生建议调整。
1、左侧卧位妊娠中晚期首选姿势,能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改善胎盘血液循环。可在腰背和双腿间垫软枕提升舒适度。
2、半卧位适用于有呼吸困难或胃食管反流的孕妇,将床头抬高30-45度,用靠枕支撑腰背部,避免完全平躺加重不适。
3、平卧位孕早期短时间采用,需在膝下垫枕保持微屈状态。长时间平躺可能引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需密切观察。
4、交替侧卧左右侧卧每2小时交替一次,配合孕妇枕支撑腹部和背部,防止肌肉僵硬和压疮形成。
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定时调整体位,注意下肢活动预防静脉血栓,出现宫缩或胎动异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