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输尿管结石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排出,实际能否排出与结石大小、位置、患者饮水量及输尿管条件等因素有关。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自行排出概率较高,可通过增加饮水量促进排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坦索罗辛或硝苯地平缓解症状。
2、结石位置位于输尿管下段的结石更易排出,中上段结石可能需体外冲击波碎石辅助,伴随肾绞痛时可使用布洛芬、曲马多等镇痛药物。
3、输尿管条件输尿管无狭窄或畸形者排出成功率更高,若存在输尿管息肉等病变需行输尿管镜取石术,术前需完善CT尿路造影评估。
4、个体差异代谢异常或反复结石形成者建议进行24小时尿成分分析,针对高钙尿症可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尿酸结石患者需服用别嘌醇。
每日保持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突发剧烈腰痛或发热需立即就医。
泌尿系统结石检查通常优先选择B超,必要时可结合CT检查。主要检查方式有B超、CT平扫、静脉尿路造影、X线平片。
1、B超B超无辐射且经济便捷,适合孕妇及儿童筛查,对肾盂输尿管结石检出率较高,但受肠气干扰可能漏诊输尿管中段结石。
2、CT平扫CT分辨率高且不受体型限制,能精准显示结石位置与梗阻程度,是诊断输尿管结石的金标准,但存在辐射暴露风险。
3、静脉尿路造影可动态观察泌尿系统功能状态,适用于复杂结石合并解剖异常者,需注射造影剂且准备流程较繁琐。
4、X线平片对含钙结石检出率约90%,但无法显示尿酸结石及软组织情况,目前已逐渐被其他检查替代。
建议根据结石成分、部位及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检查方式,急性肾绞痛发作时推荐首选低剂量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