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牙齿咬合时疼痛可能由龋齿、牙周炎、牙隐裂、颞下颌关节紊乱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 龋齿牙齿龋坏导致牙本质暴露,咬合时刺激牙髓神经引发疼痛。需清除腐质后填充修复,常用药物包括丁香油氧化锌糊剂、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
2. 牙周炎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或牙周脓肿形成,咬合压力引发疼痛。可通过龈下刮治配合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控制感染。
3. 牙隐裂牙齿表面微裂纹在咬合时受力扩张刺激牙髓。轻度裂纹可用全冠修复,严重者需根管治疗后使用二氧化锆全冠、金属烤瓷冠修复。
4. 颞下颌关节紊乱关节盘移位或肌肉痉挛导致咬合不适。建议热敷缓解,必要时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氯唑沙宗片、盐酸乙哌立松片配合颌垫治疗。
避免咬硬物,饭后使用含氟漱口水,定期口腔检查可预防咬合疼痛加重。持续性疼痛需及时就诊排除根尖周炎等严重病变。
牙疼可通过冷敷镇痛、盐水漱口、穴位按压、药物止痛等方式快速缓解。牙疼通常由龋齿、牙髓炎、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等原因引起。
1、冷敷镇痛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疼痛侧面颊,每次10分钟,血管收缩可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适合外伤或智齿发炎引起的急性疼痛。
2、盐水漱口温盐水含漱3分钟可清洁口腔、减少细菌,对牙龈炎或食物嵌塞导致的疼痛有效,浓度以尝到轻微咸味为宜。
3、穴位按压用力按压合谷穴或颊车穴3-5分钟能暂时阻断痛觉传导,合谷穴位于虎口处,颊车穴在下颌角前上方凹陷处。
4、药物止痛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甲硝唑可遵医嘱使用,前两者缓解疼痛,后者针对厌氧菌感染,需排除药物过敏史。
避免咬硬物或过冷过热饮食,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发热肿胀,需立即就医排查根尖周炎等严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