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中医清肝胆湿热的药物主要有龙胆泻肝丸、茵栀黄颗粒、当归龙荟丸、柴胡疏肝散等。建议在医生辨证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药物,避免自行用药。
1、龙胆泻肝丸龙胆泻肝丸由龙胆草、黄芩、栀子等组成,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适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等症状。
2、茵栀黄颗粒茵栀黄颗粒含茵陈、栀子、黄芩等成分,能清热利湿退黄,常用于肝胆湿热导致的黄疸、小便黄赤等症状。
3、当归龙荟丸当归龙荟丸由当归、龙胆草、芦荟等配伍,具有泻火通便作用,适用于肝胆火旺兼有便秘的湿热证候。
4、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以柴胡、香附、陈皮为主药,可疏肝解郁、清热化湿,针对肝胆气滞伴湿热者效果较好。
肝胆湿热患者日常应避免辛辣油腻饮食,保持规律作息,服药期间忌烟酒,出现不适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发烧38℃伴浑身酸痛可能由普通感冒、流感、细菌感染、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病因治疗等方式缓解。
1. 普通感冒病毒感染上呼吸道导致炎症反应,表现为低热、肌肉酸痛、鼻塞。建议多饮水休息,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连花清瘟胶囊缓解症状。
2. 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侵袭呼吸系统引发全身症状,高热伴明显肌痛常见。需隔离休息,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抗病毒药物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
3. 细菌感染可能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常见于扁桃体炎或肺炎,伴随咳嗽脓痰。需血常规检查后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4. 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能导致发热酸痛,伴随晨僵或皮疹。需免疫抑制剂治疗,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泼尼松等。
发热期间建议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选择粥类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或持续3天未退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