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上吐下泻伴轻微发烧通常不建议立即服用退烧药,需优先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常见原因包括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
1. 补液优先呕吐腹泻易导致脱水,建议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少量多次补充水分,避免直接使用退烧药掩盖病情。
2. 物理降温体温未超过38.5℃时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退烧药可能加重胃肠刺激。
3. 病因排查若伴随腹痛、血便或持续高热,可能与细菌性痢疾、诺如病毒感染有关,需粪便检测明确病原体。
4. 药物选择确需退热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减少胃肠刺激,禁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以免加重消化道症状。
发病期间宜进食米汤、馒头等清淡食物,避免乳制品和高糖饮食,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
急性胰腺炎恢复期饮食需遵循低脂、低蛋白、易消化原则,推荐米粥、软面条、蒸蛋羹、西蓝花等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及高纤维食物。
1、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20克以下,选择脱脂牛奶、清蒸鱼等低脂食材,减少胰腺分泌负担。
2、少量多餐:每日5-6餐,每餐不超过200克,采用蒸煮炖等烹饪方式,避免暴饮暴食刺激胰腺。
3、限制蛋白:初期每日蛋白质不超过40克,优先选择豆腐、鸡胸肉等优质蛋白,逐步增加至正常量。
4、补充维生素: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可食用香蕉、苹果等低酸水果,避免空腹食用。
恢复期需严格禁酒,3个月内定期复查血淀粉酶,出现腹痛呕吐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