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胰酶抑制剂治疗、胆道疾病干预等方式控制。发作通常由胆石症、酒精刺激、高脂血症、胰管梗阻等原因引起。
1、禁食胃肠减压急性期需完全禁食并留置胃管,减少胰液分泌。胃肠减压能缓解腹胀呕吐,通常需持续3-5天直至腹痛缓解。
2、静脉营养支持通过中心静脉补充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液,维持热量需求。严重病例需持续1-2周,待血淀粉酶正常后逐步过渡到肠内营养。
3、胰酶抑制剂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可抑制胰酶分泌。乌司他丁能中和已激活的胰酶,加贝酯可阻断胰蛋白酶活性。
4、胆道疾病干预合并胆总管结石需行ERCP取石,胆囊结石建议发作缓解后切除胆囊。胰管狭窄者可能需支架置入或胰肠吻合术。
发作期严格禁酒低脂饮食,恢复期建议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50克以下,定期复查血脂血糖及胰腺影像学检查。
上吐下泻伴轻微发烧通常不建议立即服用退烧药,需优先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常见原因包括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
1. 补液优先呕吐腹泻易导致脱水,建议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少量多次补充水分,避免直接使用退烧药掩盖病情。
2. 物理降温体温未超过38.5℃时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退烧药可能加重胃肠刺激。
3. 病因排查若伴随腹痛、血便或持续高热,可能与细菌性痢疾、诺如病毒感染有关,需粪便检测明确病原体。
4. 药物选择确需退热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减少胃肠刺激,禁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以免加重消化道症状。
发病期间宜进食米汤、馒头等清淡食物,避免乳制品和高糖饮食,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