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白血病引起的淤青通常表现为无诱因多发、范围较大且不易消退,可能伴随牙龈出血或鼻衄等症状。淤青特征主要有颜色异常、分布广泛、愈合延迟、伴随出血倾向。
1、颜色异常早期呈暗红色,逐渐转为蓝紫色,后期可能呈现黄绿色,与普通外伤淤青演变过程不同。
2、分布广泛常见于四肢、躯干等非碰撞部位,常呈对称性分布,单次可能出现多个淤斑。
3、愈合延迟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普通淤青通常7-10天消退,白血病患者因血小板减少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4、伴随出血常合并自发性牙龈渗血、反复鼻出血或月经量过多,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出血。
出现不明原因淤青伴出血倾向时需及时血液科就诊,完善血常规和骨髓穿刺检查,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磕碰。
纤维蛋白原低于1克每升时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可能由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肝脏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持续偏低,轻微外伤即可引发出血,需定期监测并预防性补充纤维蛋白原制剂。
2、肝脏疾病严重肝病导致纤维蛋白原合成减少,常伴随皮肤瘀斑、鼻衄等症状,需治疗原发病并静脉输注纤维蛋白原浓缩剂。
3、凝血异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会大量消耗纤维蛋白原,表现为多部位出血,需紧急处理原发病因并补充凝血因子。
4、药物影响抗凝药物或溶栓治疗可能造成获得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需调整用药方案并监测凝血功能。
日常应注意避免外伤,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口腔,出现反复牙龈出血应及时检测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