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拔牙与根管治疗的选择需根据牙齿损伤程度决定,两种方式各有适应症,主要考虑因素包括牙齿保留价值、治疗成功率、费用及后续修复需求。
1. 牙齿损伤程度根管治疗适用于牙髓感染但牙根完好的情况,能保留天然牙;拔牙则用于严重龋坏、牙根折断等无法保留的患牙。前者需清除感染牙髓并充填根管,后者需评估缺牙后修复方案。
2. 治疗成功率根管治疗成功率较高,但存在继发感染风险;拔牙可彻底消除病灶,但会导致咬合功能下降。根管后需冠修复保护牙齿,拔牙后需种植或镶牙恢复功能。
3. 治疗周期根管治疗通常需2-3次就诊,周期约2周;拔牙可一次性完成,但复杂拔牙需更长时间愈合。急性炎症期均需先控制感染再行治疗。
4. 长期影响保留天然牙有助于维持牙槽骨高度和邻牙稳定,过早拔牙可能增加修复难度。但反复治疗的患牙可能最终仍需拔除,需综合评估预后。
建议根据口腔检查结果与医生充分沟通,优先考虑保留天然牙方案,日常注意口腔卫生可降低治疗需求。
牙髓炎可通过疼痛定位、冷热测试、叩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判断患牙位置。牙髓炎通常由龋齿、牙外伤、牙周病和牙齿磨损等原因引起。
1. 疼痛定位患者常能明确指出疼痛牙齿,自发痛和夜间痛是典型特征,疼痛可能放射至同侧头部。建议使用局部麻醉辅助定位。
2. 冷热测试用冰棒或加热牙胶测试可疑牙,患牙对温度刺激敏感且疼痛持续时间长。测试需从健康牙开始作为对照。
3. 叩诊检查用器械柄轻叩牙冠,患牙可能出现叩痛。急性牙髓炎早期叩痛不明显,需结合其他检查。
4. 影像学检查X线片可显示患牙根尖周病变或深龋接近髓腔,CBCT能三维定位炎症范围。影像学阴性不能排除牙髓炎。
出现牙痛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食物,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