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月经干净后还有少量血可能由排卵期出血、黄体功能不全、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激素调节、药物控制、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
1、排卵期出血月经中期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脱落出血,通常持续2-3天,量少呈褐色,无须特殊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即可。
2、黄体功能不全孕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表现为经后点滴出血,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补充孕激素。
3、子宫内膜息肉可能与慢性炎症或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表现为经期延长或经后出血,宫腔镜检查确诊后可行息肉电切术,药物可选择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4、子宫肌瘤肌壁间肌瘤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出血,常伴月经量增多,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根据病情选择米非司酮等药物或肌瘤剔除术治疗。
建议记录出血时间与特征,避免剧烈运动,适量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出血持续超过7天或伴随腹痛需及时妇科就诊。
女性尿结石症状主要包括排尿疼痛、血尿、尿频尿急、腰部钝痛等,严重时可出现发热寒战。
1、排尿疼痛结石移动刺激尿道黏膜引发刀割样疼痛,排尿时加剧,可能伴有尿道灼热感。
2、血尿结石摩擦泌尿道上皮导致肉眼或镜下血尿,活动后血尿程度可能加重。
3、尿频尿急膀胱三角区受刺激引起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减少,夜尿可达3次以上。
4、腰部钝痛肾盂内结石导致腰部持续性胀痛,体位变动时疼痛可能放射至下腹部。
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避免高草酸食物,突发剧烈腰痛或持续发热需立即泌尿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