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1次阅读
老年人术后败血症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液体复苏、器官功能支持、原发灶处理等方式治疗。败血症通常由术后伤口感染、导管相关感染、肺部感染、腹腔感染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见药物包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万古霉素等。早期经验性用药需覆盖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
2、液体复苏通过静脉补液纠正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维持平均动脉压大于65mmHg。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改善微循环灌注。
3、器官功能支持针对受损器官采取相应支持措施,包括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急性肾损伤、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等。
4、原发灶处理清除感染源是治疗关键,包括手术引流脓肿、更换感染导管、清创坏死组织等。需评估手术风险与获益后决定干预时机。
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遵医嘱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和炎症指标。
血压通常在早晨6-10点达到高峰,下午4-6点出现次高峰,夜间睡眠时降至最低。血压波动主要受到生物钟、活动强度、情绪状态、药物作用等因素影响。
1、生物钟:人体昼夜节律使清晨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血压上升;夜间副交感神经主导,血压自然回落。
2、活动强度:日间体力活动或精神紧张时血压升高,安静休息时逐渐下降,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血压短暂飙升。
3、情绪状态:焦虑、愤怒等情绪波动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造成血压骤升;情绪平稳后血压逐渐恢复。
4、药物作用:降压药服用时间不当可能影响昼夜节律,长效降压药应在晨起空腹服用,短效药需按医嘱分次使用。
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固定时间测量血压,记录晨起、午间、睡前数值,避免摄入高盐食物及刺激性饮品,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血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