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眼睛失明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因素有关。
1. 血糖控制不佳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微血管,导致血管渗漏或闭塞。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配合饮食控制。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缺血缺氧引发血管增生,可能导致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脱离。表现为视物模糊、飞蚊症,可通过眼底激光、雷珠单抗注射液或玻璃体切除术治疗。
3. 黄斑水肿视网膜中央区液体积聚造成视力下降。可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过量有关,需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采用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或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液治疗。
4.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虹膜表面异常血管增生导致眼压升高,可能引发不可逆视神经损伤。表现为眼痛头痛,需通过抗青光眼手术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每半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控制血压血脂,戒烟并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眼底出血。
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吃红薯,红薯属于低升糖指数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血糖控制,建议选择蒸煮方式避免油炸,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00克以内。
1、升糖指数低红薯的升糖指数为54属于低GI食物,其慢速释放的碳水化合物可减少餐后血糖波动,建议搭配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或鱼肉共同食用。
2、膳食纤维高每100克红薯含3克膳食纤维,可延缓胃排空速度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需注意连皮食用可保留更多纤维素成分。
3、营养替代方案可用红薯替代精制米面作为主食,但需相应减少当餐其他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建议采用食物交换份法进行换算。
4、烹饪方式蒸煮方式可使红薯升糖指数保持在较低水平,避免糖油混合物如拔丝红薯,冷却后食用抗性淀粉含量会增加30%。
建议监测食用后2小时血糖值,若餐后血糖超过10mmol/L应调整摄入量,合并肾病者需计算每日钾摄入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