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吞入异物怎么检查

| 1人回答 | 8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吞入异物怎么检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吞入异物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病史询问等方式确诊。吞入异物可能与误食、儿童好奇心、精神障碍、消化道疾病、职业暴露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吞咽困难、胸痛、呕吐、腹痛、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1、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发现金属、玻璃等高密度异物,对食管、胃部异物定位有较高价值。CT扫描能清晰显示异物形态及周围组织关系,尤其适用于非金属异物的检测。超声检查对浅表软组织内异物有较好识别能力,常用于儿童病例的初步筛查。

2、内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消化道异物诊断的金标准,能直接观察异物位置、大小及黏膜损伤程度。支气管镜检查适用于气道异物,可同时进行异物取出术。胶囊内镜对小肠异物有诊断价值,但无法实施治疗操作。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出血倾向,白细胞升高提示可能并发感染。便潜血试验有助于发现消化道黏膜损伤引起的隐性出血。炎症指标检测能评估异物导致的组织炎症反应程度。

4、体格检查

颈部触诊可发现食管上段异物引起的局部压痛。腹部触诊能评估有无腹膜刺激征等并发症表现。听诊可鉴别气道异物引起的异常呼吸音,如喘鸣音或呼吸音减弱。

5、病史询问

需详细询问异物种类、吞入时间及有无基础疾病,儿童患者需家长协助回忆。了解是否出现吞咽疼痛、流涎等症状有助于判断异物卡顿位置。职业史和精神病病史对明确病因有重要参考价值。

发现吞入异物后应立即禁食,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异物移位造成二次损伤。保持情绪稳定,记录症状变化情况,及时携带可疑异物样本就医。日常生活中应将小物件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误吞。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患者需加强看护,必要时使用防误吞餐具。定期检查假牙等口腔器具的牢固性,防止松动脱落导致意外吞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乙草胺中毒怎么办

乙草胺中毒可通过催吐、洗胃、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乙草胺中毒通常由误服、皮肤接触或吸入过量乙草胺引起。 1、催吐处理:如果中毒时间较短且患者意识清醒,可通过刺激咽喉部催吐,减少毒物吸收。催吐后立即饮用大量清水,稀释体内残留毒物。注意避免误吸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洗胃治疗:对于中毒时间较长或症状严重的患者,需尽快进行洗胃。使用温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胃部,清除残留毒物。洗胃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发生。 3、药物治疗:针对乙草胺中毒的药物治疗包括使用阿托品、解磷定等药物。阿托品剂量为每次0.5-1mg,静脉注射,每15-30分钟重复一次,直至症状缓解。解磷定剂量为每次1-2g,静脉滴注,每日2-3次。 4、对症支持:对于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需给予吸氧治疗,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对于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剂量为每次50-100mg,静脉注射。 5、监测观察:中毒患者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定期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对于严重中毒患者,需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乙草胺中毒后需注意饮食调理,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促进身体恢复。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避免再次接触乙草胺,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定期复查,关注身体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