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体外碎石后存在一定复发概率,复发风险主要与结石成分、代谢异常、泌尿系统解剖结构、术后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
1、结石成分:草酸钙或尿酸结石易复发,需通过成分分析针对性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使用枸橼酸钾、别嘌醇等药物调节代谢。
2、代谢异常:高钙尿症、高尿酸血症等基础疾病未控制时易复发,需定期监测血尿生化指标,采用氢氯噻嗪、非布司他等药物干预。
3、解剖异常: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海绵肾等结构问题可导致结石再生,需通过CT尿路成像评估,必要时行输尿管成形术矫正。
4、生活习惯:饮水量不足、高盐高蛋白饮食会升高复发风险,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限制动物内脏及腌制食品摄入。
术后每3-6个月应复查泌尿系超声,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及时就诊,长期保持低钠低嘌呤饮食有助于预防复发。
结石最容易卡在输尿管的三个生理性狭窄处,主要有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输尿管膀胱壁内段。
1.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此处管腔突然变窄且存在角度转折,直径约2-3毫米,肾盂内结石下移时易在此嵌顿,可能引发肾绞痛伴恶心呕吐。
2. 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输尿管在此处被髂血管压迫形成第二个狭窄,直径约4毫米,结石下行时常因局部解剖结构受阻,表现为下腹放射性疼痛。
3. 输尿管膀胱壁内段末端输尿管斜穿膀胱壁时形成最窄部位,直径仅1-2毫米,结石易滞留导致尿频尿急,严重时可出现血尿或排尿中断。
建议结石患者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避免高草酸饮食,突发剧烈腰痛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影像学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