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8次阅读
脚烫伤后肿胀可通过抬高患肢、冷敷处理、药物消肿、预防感染等方式缓解。肿胀通常由炎症反应、淋巴回流受阻、继发感染、深部组织损伤等原因引起。
1、抬高患肢:将脚部垫高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回流,每次保持30分钟以上,每日重复进行3-4次。
2、冷敷处理:伤后48小时内用毛巾包裹冰袋间断冷敷,每次15-20分钟,避免冻伤皮肤,有助于收缩血管减轻渗出。
3、药物消肿: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七叶皂苷钠片等改善微循环药物,或外敷磺胺嘧啶银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炎药膏。
4、预防感染: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观察有无脓性分泌物,若出现发热或红肿加剧需及时就医排除蜂窝织炎等并发症。
恢复期间保持创面干燥清洁,避免剧烈活动,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若72小时后肿胀持续加重应至烧伤科就诊。
阑尾炎多数情况下建议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特定人群。处理方式主要有手术切除、抗生素治疗、补液支持、疼痛控制。
1、手术切除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首选方案,适用于化脓性或穿孔性阑尾炎,能彻底清除病灶并降低复发概率。开腹手术可用于复杂病例。
2、抗生素治疗单纯性阑尾炎可尝试头孢三代联合甲硝唑静脉用药,需密切监测体温及腹痛变化。治疗失败需中转手术。
3、补液支持禁食期间需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维持内环境稳定,纠正因呕吐腹泻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
4、疼痛控制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轻度疼痛,中重度疼痛可能需要阿片类药物,但需警惕掩盖病情进展。
术后早期需流质饮食过渡,避免剧烈运动,切口护理需保持干燥清洁,出现发热或腹痛加剧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