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夜间咳嗽加重可能由体位改变、空气干燥、胃食管反流、哮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睡眠姿势、使用加湿器、抑酸治疗、吸入糖皮质激素等方式缓解。
1、体位改变平躺时呼吸道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建议垫高枕头采用侧卧位,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
2、空气干燥夜间室内湿度下降导致气道黏膜干燥,保持卧室湿度在40%-60%,睡前可饮用温水湿润咽喉。
3、胃食管反流可能与贲门松弛、晚餐过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烧心、反酸。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莫沙必利等药物。
4、哮喘发作可能与气道高反应性、过敏原接触有关,通常伴有喘鸣、胸闷。需使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孟鲁司特等控制症状。
若持续两周以上夜间咳嗽或伴咯血、呼吸困难,需及时排查肺结核、心功能不全等疾病,避免睡前摄入刺激性食物。
哮喘可通过避免过敏原、规律用药、急性发作处理和免疫治疗等方式控制。哮喘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呼吸道感染和气道高反应性等原因引起。
1、避免过敏原远离尘螨、花粉等致敏物质,保持室内通风干燥,使用防螨寝具。该措施适用于所有哮喘患者,无须药物干预。
2、规律用药长期控制药物推荐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白三烯调节剂孟鲁司特钠,急性发作可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3、急性发作处理突发喘息时立即使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采取坐位保持呼吸通畅。若症状持续需急诊就医,可能与气道痉挛或黏液栓塞有关。
4、免疫治疗针对特定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需持续3-5年。适用于中重度过敏性哮喘,可能与Th2细胞免疫失衡有关,常伴鼻结膜炎症状。
日常注意保暖防感冒,进行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肺功能,定期复查肺通气功能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