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崴脚后肿胀可能由软组织损伤、韧带拉伤、骨折或血管破裂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冷敷、加压包扎、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软组织损伤:踝关节周围肌肉或肌腱受到外力牵拉导致局部水肿,表现为压痛和活动受限。建议48小时内冰敷患处,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2、韧带拉伤:距腓前韧带等踝关节稳定结构过度拉伸,伴随关节不稳和淤血。需使用弹性绷带固定,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剂等外用药物。
3、骨折:暴力扭转可能导致腓骨远端或距骨骨折,出现畸形和骨擦音。需拍摄X线确诊,根据情况选择石膏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4、血管破裂: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形成血肿,皮肤呈现青紫色。急性期过后可热敷促进吸收,配合迈之灵片、七叶皂苷钠片等改善微循环药物。
伤后3天内避免负重活动,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发白等缺血表现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膝盖下方骨头疼可能由生长痛、髌腱炎、胫骨结节骨软骨炎、应力性骨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理疗、药物缓解、支具固定、手术修复等方式治疗。
1、生长痛:青少年快速生长期可能出现胫骨远端隐痛,与骨骼肌肉生长不协调有关。建议热敷按摩,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无须特殊治疗。
2、髌腱炎:髌骨下方肌腱过度使用导致炎症,常见于跑跳运动人群。表现为蹲起时疼痛加剧,可通过冰敷、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严重时需体外冲击波治疗。
3、胫骨结节骨软骨炎:青少年运动后胫骨结节处肿胀疼痛,与反复牵拉损伤有关。需暂停剧烈运动,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外涂,必要时佩戴护膝减轻牵引力。
4、应力性骨折:长期负重训练可能导致胫骨微小骨折,疼痛随活动加重。需制动4-6周,严重者需手术内固定,配合阿仑膦酸钠促进骨愈合。
日常避免过量跑跳运动,运动前充分热身,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夜间痛醒应及时骨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