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过敏性鼻炎发作可通过远离冷刺激、鼻腔冲洗、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喷雾等方式缓解。洗冷水澡吹空调诱发鼻炎通常由冷空气刺激、黏膜干燥、过敏原暴露、免疫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远离冷刺激立即停止接触冷空气,保持环境温度稳定在25℃左右,用温水洗脸缓解鼻部血管痉挛。冷刺激会导致鼻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再扩张,加重炎症反应。
2、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腔,每日重复进行清除过敏原。冲洗可减少鼻黏膜表面的尘螨、花粉等过敏原附着,缓解打喷嚏流涕症状。
3、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二代抗组胺药可阻断组胺受体。这类药物能快速缓解鼻痒、喷嚏症状,但可能出现嗜睡等副作用,须遵医嘱使用。
4、糖皮质激素喷雾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局部用药可减轻黏膜水肿。激素喷雾起效较慢但抗炎效果持久,适合中重度发作。
日常避免骤冷骤热环境,空调滤网定期清洁,过敏体质者外出可佩戴口罩阻隔冷空气。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伴发热需排查合并感染。
儿童鼻炎需进行鼻内镜检查、过敏原检测、鼻窦CT扫描、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查等。具体检查项目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疑似病因由医生综合判断。
1、鼻内镜检查通过软性鼻内镜直观观察鼻腔黏膜状态,家长需配合固定患儿头部。可发现鼻甲肿大、分泌物性状等典型鼻炎表现。
2、过敏原检测建议家长选择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IgE检测,明确是否存在尘螨、花粉等特异性过敏原。阳性结果需记录过敏物质种类与等级。
3、鼻窦CT扫描针对反复发作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儿,家长需注意检查前移除金属物品。可清晰显示鼻窦炎性病变范围与解剖异常。
4、分泌物涂片检查家长需配合医生采集鼻腔分泌物,通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辅助鉴别过敏性鼻炎与感染性鼻炎,指导用药选择。
检查后家长应避免让患儿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遵医嘱定期复查。急性发作期可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