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慢性胆囊炎对身体的危害大吗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慢性胆囊炎对身体的危害大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葛剑
葛剑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慢性胆囊炎多数情况下危害可控,但长期未治疗可能引发胆结石、胰腺炎等并发症。危害程度主要与炎症持续时间、是否合并胆结石、患者基础健康状况、治疗依从性等因素有关。

1、胆结石形成

长期炎症刺激导致胆汁成分改变,胆固醇结晶沉积形成结石。可能与胆汁淤积、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右上腹隐痛、餐后腹胀。需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消炎利胆片、头孢曲松等药物。

2、急性发作风险

慢性炎症可能反复急性发作,可能与高脂饮食、胆管梗阻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为剧烈胆绞痛伴发热。发作期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必要时行胆囊切除术。

3、消化功能受损

胆汁分泌异常影响脂肪消化,可能与胆囊收缩功能障碍有关,常出现腹泻、厌油等症状。建议低脂饮食并补充胰酶制剂,如复方消化酶胶囊。

4、继发胰腺炎

胆总管结石梗阻可诱发胆源性胰腺炎,可能与解剖结构异常有关,表现为上腹持续剧痛伴呕吐。需禁食胃肠减压,使用生长抑素、乌司他丁等药物。

建议定期复查腹部超声,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高脂食物,急性发作时及时就医。无症状胆囊炎可暂观察,反复发作或合并结石者需评估手术指征。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谷氨酰转肽酶偏低的原因及桅性

谷氨酰转肽酶偏低可能由生理性因素、营养不良、慢性肝病、遗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通常无明显危害,但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1、生理性因素

长期素食或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导致酶活性降低,建议均衡膳食并适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豆制品。

2、营养不良

维生素B6或锌缺乏会影响酶合成,需调整饮食结构并补充瘦肉、全谷物等营养素,必要时可检测微量元素水平。

3、慢性肝病

肝硬化晚期可能出现酶合成功能减退,通常伴随白蛋白下降、凝血异常,需通过护肝片、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干预。

4、遗传代谢异常

罕见遗传病如Gilbert综合征可导致酶活性降低,需基因检测确诊,日常避免过度疲劳并定期监测肝功能。

发现指标异常建议完善肝功能、超声等检查,避免自行服用保肝药物,日常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