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小孩子打狂犬疫苗发烧怎么办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子打狂犬疫苗发烧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郭朝阳
郭朝阳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接种狂犬疫苗后发热属于常见不良反应,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观察护理、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发热通常由疫苗免疫反应、合并感染、个体差异、体温调节异常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孩子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使用退热贴辅助降温。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等刺激性方法。

2、药物干预

体温超过38.5℃时家长需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布洛芬混悬液、小儿退热栓等剂型。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3、观察护理

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体温,补充适量温水,保持环境通风。若出现持续高热、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4、及时就医

发热超过48小时或伴随皮疹、呕吐时,可能与疫苗过敏反应或继发感染有关,需完善血常规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果蔬泥,若出现接种部位红肿可冷敷处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伤口多深才会乙肝感染

乙肝病毒通过伤口感染的风险与伤口深度、暴露程度有关,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接触、黏膜暴露、皮肤破损深度超过表皮层、存在活动性出血等情况。乙肝病毒无法穿透完整皮肤,但可通过深层伤口或黏膜直接接触感染。

1、表皮擦伤:

仅损伤角质层的浅表擦伤,病毒侵入概率极低,无须特殊处理,建议用生理盐水清洁后保持干燥。

2、真皮层破损:

伤及真皮层但未暴露血管的切割伤,存在较低感染风险,需立即挤出污血并用碘伏消毒,必要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

3、深层贯穿伤:

深度超过皮下组织或伴有活动性出血的伤口,病毒侵入风险显著增加,需紧急处理伤口并检测乙肝抗体水平,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4、黏膜暴露:

眼结膜、口腔等黏膜接触乙肝病毒阳性血液时,即使无可见伤口也需按高危暴露处理,必须进行暴露后预防。

建议存在乙肝病毒暴露风险者及时就医评估,完成疫苗接种程序,日常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