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糖尿病导致体重持续下降可能引发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酮症酸中毒、器官功能衰竭等后果,需警惕血糖控制不佳与代谢紊乱。
1、营养不良:长期高血糖导致葡萄糖利用障碍,机体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伴随维生素与矿物质缺乏,需调整饮食结构并监测营养指标。
2、免疫力下降:蛋白质过度消耗削弱免疫系统功能,易合并感染,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或泌尿系统炎症,需强化血糖管理并补充优质蛋白。
3、酮症酸中毒:胰岛素严重不足时脂肪分解产生酮体堆积,引发呕吐、意识模糊等危象,需紧急就医纠正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
4、器官衰竭:极端消瘦可能诱发心肾功能代偿失调,伴随水肿或心律失常,需住院进行综合治疗与代谢支持。
糖尿病患者体重异常下降时应及时复查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糖方案,每日保证适量碳水化合物与优质蛋白摄入。
糖尿病患者多数情况下可以母乳喂养,主要影响因素有血糖控制水平、用药安全性、母婴健康状况、哺乳期营养需求。
1、血糖控制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mmol/L时哺乳安全性较高,需避免低血糖发生。
2、药物影响胰岛素不影响哺乳,但二甲双胍等口服降糖药可能通过乳汁分泌,需医生评估后调整用药方案。
3、母婴监测需定期监测婴儿体重增长及血糖,观察是否出现喂养不耐受或低血糖症状。
4、营养支持哺乳期每日需增加500大卡热量摄入,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并保证优质蛋白补充。
建议哺乳前检测血糖,备好含糖食物预防低血糖,同时与产科及内分泌科医生保持密切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