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心电图中供血不足是什么意思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电图中供血不足是什么意思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心电图中供血不足通常指心肌缺血,是心脏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导致心肌缺氧的表现,可能与冠状动脉狭窄、痉挛或血栓形成有关。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特征主要有ST段压低或抬高、T波倒置、病理性Q波等,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ST段压低是心肌缺血最常见的表现,多出现在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时,典型表现为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超过0.5毫米。这种改变在运动负荷试验中更为明显,可能伴随胸痛、胸闷等症状。T波倒置反映心肌复极异常,常见于慢性缺血或心肌损伤后,深度倒置的T波往往提示缺血范围较大。病理性Q波多出现在心肌梗死后,代表透壁性心肌坏死,但需与正常变异相鉴别。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一过性ST段抬高,提示冠状动脉痉挛或急性血栓形成,这种情况属于急症范畴。

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时,建议完善冠状动脉CTA或造影检查明确血管病变程度。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吸烟者应戒烟,肥胖者需减重,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若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防止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肌缺血的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支架或搭桥手术,所有治疗方案均需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长期房颤会产生什么后果

长期房颤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下降、血栓形成、中风风险增加、心力衰竭以及其他心血管并发症。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跳不规则且快速,长期存在可能对心脏和全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1、心脏功能下降:长期房颤会使心脏泵血效率降低,导致心脏肌肉逐渐疲劳和功能减退。心脏无法有效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可能出现乏力、气短等症状。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定期监测心率。 2、血栓形成:房颤时,心房内血液流动缓慢,容易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可能随血流进入脑部,引发中风。预防血栓形成的关键在于控制房颤症状,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达比加群或利伐沙班。 3、中风风险增加: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比正常人高5倍。中风可能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严重后果。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必要时可考虑射频消融术或左心耳封堵术等手术干预。 4、心力衰竭:长期房颤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治疗心力衰竭需要综合管理,包括限制盐分摄入、控制体重、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等药物。 5、其他心血管并发症:长期房颤还可能引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增加治疗难度。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房颤患者应注重饮食调理,减少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定期复查心脏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