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慢性萎缩性胃炎并增生早期表现为上腹隐痛或饱胀感,进展期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终末期可伴随贫血或消化道出血。
1、上腹不适早期常见餐后上腹隐痛或灼热感,与胃黏膜炎症刺激有关,可通过铝碳酸镁片、瑞巴派特片等胃黏膜保护剂缓解。
2、消化异常胃酸分泌减少导致腹胀、嗳气,伴随食物消化延迟,建议少食多餐并遵医嘱使用多酶片、胰酶肠溶胶囊等助消化药物。
3、营养不良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引发体重下降、乏力,需检测血清铁蛋白和维生素B12水平,必要时补充甲钴胺、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
4、贫血征象终末期因内因子缺乏导致巨幼细胞贫血,表现为苍白、头晕,需联合叶酸片、维生素B12注射液治疗并定期胃镜复查。
日常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鱼肉、蒸蛋等优质蛋白,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6-12个月进行胃镜及病理学随访监测病变进展。
慢性胃炎多数情况下可以彻底治愈,具体效果与病因分型、治疗依从性、生活习惯调整等因素有关。
1、病因分型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通过规范杀菌治疗可根治,需联合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等药物;自身免疫性胃炎目前无法根治,但可通过补充维生素B12控制症状。
2、治疗周期急性发作期治疗需2-4周,慢性炎症完全修复可能需要3-6个月,伴有肠化生等病变时需延长至1年以上。
3、复发预防治愈后仍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反复发作可能发展为萎缩性胃炎等不可逆病变。
4、随访监测建议治愈后每年进行胃镜复查,伴有异型增生者需缩短至3-6个月随访,及时发现癌前病变。
日常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食物,配合适量散步帮助胃肠蠕动,避免长期服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