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高血糖身上发痒是并发症吗怎么治疗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高血糖身上发痒是并发症吗怎么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高血糖身上发痒可能是糖尿病皮肤病变的表现,属于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治疗需控制血糖并针对皮肤症状处理,可通过调整饮食、局部用药、口服药物、血糖监测、就医评估等方式干预。高血糖相关皮肤瘙痒通常与微循环障碍、神经损伤、感染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每日蔬菜摄入量不低于500克。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加重皮肤瘙痒,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瘦肉、全谷物,有助于改善神经代谢。合并肾功能异常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量。

2、局部用药

皮肤干燥时可使用尿素软膏或维生素E乳保湿,真菌感染引起的瘙痒需遵医嘱使用酮康唑乳膏。急性瘙痒发作可短期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缓解炎症反应,但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避免抓挠导致皮肤破损,沐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清洁后及时涂抹润肤剂。

3、口服药物

顽固性瘙痒可遵医嘱服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合并神经病变可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血糖控制不佳者需调整降糖方案,二甲双胍缓释片或阿卡波糖片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合并抑郁情绪影响症状时,可能需联合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

4、血糖监测

每日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可评估控糖效果,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检测1次。持续高血糖状态会加重皮肤微血管病变,血糖波动较大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同时监测血压和血脂水平,三高协同管理对改善微循环障碍至关重要。

5、就医评估

出现皮肤溃烂、持续红斑或发热需排查合并感染,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内分泌科就诊评估糖尿病并发症程度,必要时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皮肤活检可鉴别是否合并特异性皮炎或银屑病等共病,眼科检查排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伴随症状。

糖尿病患者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选择纯棉透气衣物减少摩擦刺激。每日检查足部等易忽略部位,早期发现皮肤破损可预防严重感染。建立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加重代谢紊乱,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防止低血糖发生。长期血糖达标是预防和改善皮肤并发症的核心措施,所有治疗均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颈部有哪个淋巴结肿大

颈部淋巴结肿大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感染、炎症、肿瘤等。颈部淋巴结的分布较为广泛,常见的肿大淋巴结包括颏下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颈后淋巴结以及锁骨上淋巴结等。颏下淋巴结位于下颌骨下方,颌下淋巴结位于下颌骨下缘与下颌角之间,颈前淋巴结位于颈前部,颈后淋巴结位于颈后部,锁骨上淋巴结位于锁骨上方。这些淋巴结的肿大可能提示局部或全身性疾病,需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1、颏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位于下颌骨下方,肿大可能与口腔、牙齿、唇部等部位的感染有关。常见原因包括口腔溃疡、牙龈炎、龋齿等。若出现肿大,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抗感染治疗或口腔清洁护理。 2、颌下淋巴结:颌下淋巴结位于下颌骨下缘与下颌角之间,肿大可能与咽喉、扁桃体、唾液腺等部位的感染或炎症有关。常见原因包括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等。治疗上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抗炎或抗感染处理,同时注意口腔卫生。 3、颈前淋巴结:颈前淋巴结位于颈前部,肿大可能与甲状腺、喉部、气管等部位的疾病有关。常见原因包括甲状腺炎、喉炎、气管炎等。若出现肿大,建议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4、颈后淋巴结:颈后淋巴结位于颈后部,肿大可能与头皮、耳部、颈部皮肤等部位的感染或炎症有关。常见原因包括头皮毛囊炎、耳部感染、颈部皮肤感染等。治疗上需针对感染部位进行局部清洁和抗感染处理,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5、锁骨上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位于锁骨上方,肿大可能与胸部、腹部、盆腔等部位的疾病有关。常见原因包括肺部感染、乳腺炎、腹腔感染等。若出现肿大,建议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治疗。 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护理需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等,以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健康问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