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胃炎通常需要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血液检查和粪便隐血试验等检查项目。
1、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是诊断胃炎的金标准。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可能伴随轻微咽喉不适。
2、幽门螺杆菌检测通过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或粪便抗原检测判断感染,阳性者需根除治疗。检测前需停用抗生素和抑酸药2周。
3、血液检查血常规可判断是否存在贫血,胃蛋白酶原检测有助于评估胃黏膜功能。急性期可能出现白细胞升高。
4、粪便隐血试验排查消化道出血情况,需连续检测3天。阳性结果可能提示糜烂性胃炎或溃疡等病变。
检查后建议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药物治疗。
胃病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效果。胃病通常由饮食不当、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异常、胃黏膜损伤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粥类、面条,避免暴饮暴食。定时定量进餐有助于减轻胃部负担。
2、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与共餐习惯、卫生条件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痛、反酸。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药物。
3、中医调理胃酸分泌异常可能与情绪压力、作息紊乱有关,常伴随烧心、嗳气。可选择中药汤剂调理,如香砂养胃丸、保和丸等。
4、手术治疗胃黏膜严重损伤可能与长期用药、酗酒有关,可能出现呕血、黑便。胃穿孔等严重情况需考虑胃大部切除术等外科干预。
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避免吸烟饮酒,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