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牙齿蛀断可通过补牙修复、根管治疗、嵌体修复、拔牙后种植等方式治疗。牙齿蛀断通常由龋齿进展、牙釉质损伤、牙髓感染、牙齿结构脆弱等原因引起。
1、补牙修复:适用于蛀断范围较小的牙齿,清除腐质后用树脂或玻璃离子材料填充缺损,恢复牙齿形态与功能。
2、根管治疗:当蛀断导致牙髓暴露或感染时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坏死牙髓并封闭根管,最后用全冠修复保护患牙。
3、嵌体修复:对大面积蛀断但牙根完好的牙齿,可采用黄金或瓷嵌体覆盖缺损部位,提供更强支撑力。
4、拔牙种植:若牙齿蛀断至龈下无法保留,需拔除残根后通过种植牙或固定桥修复缺失牙,避免邻牙移位。
日常需减少高糖饮食摄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并定期口腔检查,发现龋齿早期干预可降低牙齿断裂风险。
洗牙对牙周病有显著治疗作用,主要通过清除牙结石、控制菌斑、减轻炎症、延缓病情进展等方式改善牙周健康。
1、清除牙结石超声波或手工器械可去除龈上及龈下结石,结石是菌斑钙化的产物,长期堆积会压迫牙龈导致萎缩。治疗后需定期复查维护。
2、控制菌斑洗牙能清除牙齿表面生物膜,减少致病菌数量。牙周病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等厌氧菌感染相关,表现为牙龈出血、口臭。
3、减轻炎症清除刺激物后牙龈红肿消退,牙周袋深度减少。中重度牙周炎可能需配合龈下刮治或局部使用米诺环素凝胶辅助消炎。
4、延缓进展定期洗牙可阻止牙槽骨吸收,避免牙齿松动脱落。晚期牙周病可能需翻瓣手术或引导组织再生术等综合治疗。
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专业洁治,日常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吸烟者需戒烟以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