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小孩牙疼可通过冷敷、清洁口腔、药物止痛、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龋齿、牙龈炎、外伤、牙髓炎等原因引起。
1、冷敷家长可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轻敷疼痛面部区域,每次不超过10分钟,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疼痛,适合外伤或牙龈发炎引起的牙疼。
2、清洁口腔家长需帮助孩子用温盐水漱口,清除食物残渣,使用儿童软毛牙刷清洁患牙周围,保持口腔卫生能缓解牙龈炎导致的疼痛。
3、药物止痛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丁硼乳膏可遵医嘱使用,前两者适用于中度以上疼痛,后者可直接涂抹于牙龈消炎。
4、就医治疗持续性疼痛或伴随面部肿胀、发热时,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到儿科或口腔科就诊,龋齿需补牙,牙髓炎可能需根管治疗。
避免让孩子进食过冷过热或坚硬食物,定期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可预防牙疼复发。
新生儿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服用特定益生菌制剂,主要适用于腹泻、乳糖不耐受等特定情况,常见菌种包括双歧杆菌、乳杆菌等。
1、适用情况早产儿或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时,医生可能推荐短程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家长需严格遵循医嘱选择婴儿专用制剂。
2、潜在风险免疫缺陷患儿使用可能引发菌血症,部分益生菌含乳制品成分可能诱发过敏,家长需观察排便变化及皮肤反应。
3、菌种选择临床常用婴儿安全菌株包括鼠李糖乳杆菌GG株、罗伊氏乳杆菌DSM17938,避免选择含肠球菌等争议菌种的产品。
4、喂养方式建议选用滴剂型益生菌,混入37℃以下母乳或配方奶服用,避免与抗生素同服,家长需记录服用后腹胀、吐奶等情况。
母乳喂养是建立健康肠道菌群的最佳方式,若无明确指征不建议常规补充益生菌,出现异常排便应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