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12岁儿童能用的结核药有哪些

|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问题描述:
12岁儿童能用的结核药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12岁儿童可用的抗结核药物主要有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乙胺丁醇片、链霉素注射液等,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一、异烟肼片

异烟肼片适用于儿童结核病的治疗,可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该药物对敏感菌株引起的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有效。使用期间可能出现周围神经炎、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神经系统症状。家长需确保儿童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自行调整剂量。

二、利福平胶囊

利福平胶囊可用于12岁以上儿童结核病的联合治疗,通过抑制细菌RNA合成发挥抗菌作用。该药物对肺结核、骨结核等均有效,但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皮肤潮红等反应。服药期间尿液可能呈橘红色,属正常现象。家长需注意儿童是否出现过敏症状,并避免与牛奶同服影响吸收。

三、吡嗪酰胺片

吡嗪酰胺片适用于儿童结核病的强化期治疗,能在酸性环境中杀灭结核杆菌。该药物对细胞内结核菌效果显著,但可能导致关节痛、高尿酸血症等不良反应。家长需关注儿童关节症状,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促进尿酸排泄。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尿酸水平。

四、乙胺丁醇片

乙胺丁醇片可作为儿童结核病的辅助治疗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作用。该药物对视神经有一定毒性,可能引起视力模糊、色觉障碍等。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视力变化,用药前应进行基线视力检查。12岁以下儿童使用时需严格评估风险获益比。

五、链霉素注射液

链霉素注射液用于儿童结核病的重症治疗,通过肌肉注射给药。该药物对结核杆菌有较强杀菌作用,但可能引起耳毒性导致听力下降或平衡障碍。家长需注意儿童是否出现耳鸣、眩晕等症状。使用期间应定期进行听力检查,肾功能不全儿童需调整剂量。

儿童结核病治疗需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家长应确保儿童完成整个疗程,避免中断治疗导致耐药性。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和痰菌检查,观察治疗效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停药或换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肠梗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宝宝肠梗阻可能由肠套叠、先天性肠道畸形、肠道炎症、肠粘连、粪便堵塞等原因引起。肠梗阻是指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通常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排便排气停止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肠套叠

肠套叠是婴幼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多因肠道蠕动异常导致一段肠管套入相邻肠腔内。宝宝可能出现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等症状。治疗需及时就医,可能采用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排便情况及腹部体征变化。

2、先天性肠道畸形

先天性肠道闭锁或狭窄可导致新生儿期出现肠梗阻,表现为生后不久即出现呕吐、腹胀。这类情况通常需要手术矫正。家长发现新生儿喂养困难、腹部膨隆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3、肠道炎症

肠道感染或炎症可能导致肠壁水肿、蠕动异常,引发功能性肠梗阻。宝宝可伴有发热、腹泻等症状。治疗需控制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颗粒、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家长需注意保持宝宝水电解质平衡。

4、肠粘连

腹部手术后形成的肠粘连是儿童肠梗阻的常见原因,表现为术后反复发作的腹痛、呕吐。轻度粘连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缓解,严重者需手术松解。家长需关注宝宝术后恢复情况,出现症状及时复诊。

5、粪便堵塞

便秘导致的粪便堵塞多见于饮食结构不合理的儿童,表现为腹胀、排便困难。可通过开塞露通便,配合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家长应帮助宝宝建立规律排便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预防宝宝肠梗阻需注意科学喂养,避免暴饮暴食,及时治疗肠道感染。对于术后或存在肠道问题的宝宝,家长应定期随访。出现持续腹痛、呕吐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日常可适当按摩宝宝腹部促进肠道蠕动,但避免在不明原因腹痛时擅自处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