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牙齿及半侧面部神经痛可能由牙髓炎、三叉神经痛、颞下颌关节紊乱、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原因引起,疼痛程度从轻度敏感至剧烈放射痛不等。
1、牙髓炎龋齿或外伤导致牙髓感染引发剧痛,表现为冷热刺激敏感、夜间自发痛。需根管治疗清除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甲硝唑片缓解症状。
2、三叉神经痛血管压迫或神经病变导致阵发性电击样疼痛,触碰面部可诱发。卡马西平片、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可用于控制发作,严重者需微血管减压手术。
3、颞下颌关节紊乱咬合异常或肌肉劳损引发关节区钝痛,伴随张口弹响。建议佩戴咬合板矫正,配合热敷及氯唑沙宗片、美洛昔康片等肌肉松弛药物。
4、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水痘病毒再激活损伤神经,表现为皮肤愈后持续灼痛。阿昔洛韦片早期抗病毒,后期使用阿米替林片、普瑞巴林胶囊调节神经传导。
避免过冷过热饮食刺激,发作期选择软质食物减少咀嚼负担,若疼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肿胀发热需立即就医。
牙齿有洞伴随剧烈疼痛可能由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或牙隐裂引起,可通过补牙、根管治疗、药物止痛或拔牙等方式缓解。
1、补牙修复浅层龋齿导致的疼痛可通过清除腐质后树脂充填治疗,避免冷热刺激加重症状。
2、根管治疗牙髓炎或根尖周炎需开髓引流,清除感染牙髓后封药,最后进行根管充填,可能伴随牙龈肿胀需配合甲硝唑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控制感染。
3、药物止痛急性期疼痛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临时缓解,但需24小时内就医处理病源。
4、拔牙手术严重牙体缺损无法保留时需拔除患牙,术后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3个月后考虑种植修复。
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餐后使用牙线清洁邻面,出现夜间自发痛或面部肿胀需立即就诊口腔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