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小儿骨折多数情况无须手术治疗,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支具矫正、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是否手术主要取决于骨折类型、移位程度、生长板损伤、并发症风险等因素。
1、骨折类型线性无移位骨折通常采用石膏固定4-6周,如桡骨远端青枝骨折;粉碎性或关节内骨折可能需克氏针内固定。
2、移位程度骨折端移位超过2毫米或成角大于15度时需手法复位,常见于肱骨髁上骨折;严重移位伴血管神经损伤需急诊手术。
3、生长板损伤Salter-Harris III型以上骨骺损伤需手术精确复位,避免生长障碍;I-II型损伤可通过闭合复位治疗。
4、并发症风险开放性骨折或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需紧急清创手术;病理性骨折需处理原发疾病如骨囊肿。
术后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避免剧烈运动直至骨痂形成。家长应观察患肢血运及感觉变化,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功能锻炼。
新生儿手脚脱皮可能由生理性脱皮、环境干燥、摩擦刺激、鱼鳞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护理、调整环境湿度、减少摩擦、就医治疗等方式改善。
1、生理性脱皮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较薄,出生后接触空气会出现自然脱皮现象。家长无须特殊处理,避免强行撕扯脱皮部位,可用温水轻柔清洁。
2、环境干燥秋冬季节或空调房内空气湿度低,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建议家长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每日涂抹婴儿专用润肤霜2-3次。
3、摩擦刺激衣物材质粗糙或过度包裹可能摩擦皮肤。家长需选择纯棉衣物,避免过度穿戴手套脚套,定期检查皮肤状态。
4、鱼鳞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或基因突变有关,表现为皮肤干燥伴鳞屑状脱皮。需就医确诊,遵医嘱使用尿素软膏、维A酸乳膏、凡士林等药物。
日常保持室温24-26℃,沐浴水温不超过38℃,选择无香料婴儿洗护产品。若脱皮伴随红肿、渗液需及时就诊儿科或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