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 肺心病

肺心病没力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肺心病没力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肺心病没力气可能与慢性缺氧、右心功能不全、营养不良、药物副作用、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肺心病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患者因长期肺部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负荷增加,进而引发全身性症状。

1、慢性缺氧

肺心病患者因肺部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导致血液中氧气含量降低。长期慢性缺氧会使肌肉组织能量代谢受阻,乳酸堆积增加,表现为活动后乏力明显。患者可能出现口唇发绀、活动后气促等症状。需通过长期氧疗改善缺氧状态,可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等药物控制肺部原发病。

2、右心功能不全

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代偿性肥厚,后期出现右心扩大和功能减退。心脏泵血能力下降使外周组织灌注不足,尤其活动时无法满足肌肉需氧量。患者常见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症状。治疗需使用呋塞米片减轻心脏负荷,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限制钠盐摄入。

3、营养不良

长期呼吸困难使患者进食困难,能量消耗增加但摄入不足。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会导致肌肉萎缩、肌力下降。患者多伴有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等表现。建议少量多餐,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必要时补充肠内营养粉剂。

4、药物副作用

部分治疗肺心病的药物可能引起乏力症状。如茶碱缓释片过量使用会导致神经肌肉传导障碍,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可能降低心肌收缩力。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调整用药方案。

5、心理因素

长期疾病困扰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这种心理状态会加重躯体乏力感。患者常伴有失眠、食欲减退等表现。可通过心理疏导改善,严重时需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干预。

肺心病患者日常需注意保暖防感冒,坚持低盐高蛋白饮食,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进行缓和的呼吸操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避免剧烈运动。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出现下肢水肿加重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肺心病不想吃饭是什么原因呢

肺心病患者不想吃饭可能与胃肠淤血、缺氧、药物副作用、心理因素、代谢紊乱等原因有关。肺心病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因肺部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进而引发全身多系统症状。

1、胃肠淤血

右心功能不全时,血液回流受阻会导致胃肠静脉淤血,消化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腹胀、恶心等症状,影响食欲。建议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胃肠负担。

2、缺氧

肺心病患者常存在低氧血症,缺氧会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长期缺氧还可能引发代谢性酸中毒,进一步降低食欲。持续低流量吸氧有助于改善症状,家长需注意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变化。

3、药物副作用

治疗肺心病常用的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地高辛片等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也可能导致食欲减退。出现明显副作用时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4、心理因素

长期患病导致的焦虑、抑郁情绪会直接影响食欲。肺心病患者因活动受限、反复住院易产生负面心理。心理疏导和家属陪伴有助于改善情绪性厌食,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抗抑郁药物。

5、代谢紊乱

肺心病可能并发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代谢问题。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都会导致食欲不振。定期监测电解质和营养指标,必要时通过静脉营养补充。建议记录每日饮食情况供医生评估。

肺心病患者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为原则,避免过饱加重心脏负担。可适当增加进餐次数,选择鱼肉、蒸蛋、米粥等食物。注意监测体重变化,若持续食欲不振伴体重下降明显,需警惕心力衰竭加重或其它并发症,应及时就医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保持口腔清洁也有助于改善食欲,餐前可用淡盐水漱口。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