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0次阅读
肺心病心衰病人吸氧流量一般为每分钟1-2升,具体流量需根据血氧饱和度、呼吸困难程度、基础疾病控制情况、个体耐受性等因素调整。
1、血氧监测需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过低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高流量,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导致二氧化碳潴留。
2、呼吸困难急性发作期可短时提高至每分钟2-4升,症状缓解后逐步下调,同时配合利尿剂呋塞米、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等药物治疗。
3、基础疾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应采用低流量持续吸氧,肺动脉高压患者需严格监测氧疗效果,必要时联合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治疗。
4、个体差异老年患者或存在二氧化碳潴留风险者初始流量宜更低,夜间睡眠时可配备血氧仪动态观察,避免氧中毒。
建议使用医用氧气湿化瓶,定期清洁鼻导管,同时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体重变化,出现意识改变或气促加重需立即就医。
肺心病需要检查的项目主要有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动脉血气分析。
1、心电图:心电图可检测右心室肥厚、电轴右偏等肺心病特征性改变,有助于评估心脏电活动异常。
2、胸部X线:胸部X线能显示肺动脉高压征象如肺动脉段突出,同时可观察肺部原发病变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可直接测量肺动脉压力,评估右心室结构和功能,是诊断肺心病的关键无创检查。
4、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气分析可判断缺氧程度和二氧化碳潴留情况,反映肺心病导致的呼吸功能衰竭。
确诊肺心病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多项检查结果,日常需避免呼吸道感染并遵医嘱进行氧疗和呼吸康复训练。